首页 理论教育 动力因素的标准化措施的介绍

动力因素的标准化措施的介绍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动力因素有多种,按照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其中内部动力主要包括领导者决策、利益驱动与创新需要等方面,而外部动力则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压力与政府扶持等方面。因此,企业开展任何一项活动,包括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战略,其目的都在于获取经济收益。

动力因素的标准化措施的介绍

中小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动力因素有多种,按照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其中内部动力主要包括领导者决策、利益驱动与创新需要等方面,而外部动力则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压力与政府扶持等方面。

3.3.1.1 内部动力

内部动力主要是指推动中小企业主动制定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动力,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结合中小企业特征,可知相应的标准化内部驱动力有:

(1)领导者决策。企业组织结构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直线型、职能型与直线职能型三大类[175]。大型企业因为业务种类多,职能部门专业等原因,对应的组织结构如图3.5所示。由图3.5可知,大型企业的结构较为复杂,企业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要同时与企业的副总、总工程师等进行讨论。做出的决策也不能够马上推行,如果该项决策对企业的影响重大,则该决策还要经过重大事项决策委员会的讨论,再决策是否实施该决策。又因为组织职能部门的人员较多,决策包含的信息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信息全面性与时滞性的问题。大型企业组织决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决策失误的概率,因为重大决策地做出集合了企业内多部门的综合意见,综合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基础上的决策,能有效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但同时,该决策方式所需的时间较多,经历的决策程序也相对繁琐,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降低企业对外部变化反馈的灵敏程度。

图3.5 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图

与此相对应的,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较简单,如图3.6所示。由图3.6可知,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较单一,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往往拥有绝对的权利。这一决策模式,一方面可以促使中小企业对外部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同时组织结构的简单有助于决策信息快速在企业内部扩散;另一方面,决策的结果高度依赖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决策失误的概率较高。

图3.6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图

对比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可知领导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更明显。姜波(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领导者的行为与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176]。因此,受教育背景、职业经验、标准化认知等影响,当中小企业领导者认为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发展时,就会制定与实施企业标准化战略。

(2)利益驱动。不同于事业单位或行政组织,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获取利润。只有获取到一定的利润,企业的运行与经营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因此,企业开展任何一项活动,包括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战略,其目的都在于获取经济收益。

标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主要表现在:①标准产品。作为标准扩散的重要载体,标准产品的研发、生产必不可少。中小企业依靠其产品与工艺方面创新的优势,成为标准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标准市场扩散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可通过销售标准产品进而获取经济收益;②标准兼容产品。在标准市场扩散过程中,除标准产品外,相关兼容产品的研发、生产,一方面通过提高标准的兼容性,进而提高标准的价值;另一方面则通过提升标准相关产品的富裕度,来扩大标准的用户基础规模。因此,伴随着标准产品的市场扩散,出现了数量与类型更为丰富的标准兼容产品。作为实现标准价值的辅助产品,中小企业凭借生产的灵活性与数量上的优势,成为标准兼容产品的主要研发、生产者。随着标准的市场扩散,标准兼容产品同样可以给中小企业带来经济收益;③配套技术许可费用。在标准技术体系中,除标准化实现所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外,占技术系统中绝大多数的配套技术更是推动标准化实现的重要基础。在大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具有一定R&D能力的中小企业完成配套技术的研发。为了提升标准的适用性与应用范围,同时降低技术研发成本,缩短标准化实现时间,核心技术拥有者往往通过支付一定费用的方式来获取配套技术的使用权。此外,提供标准化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服务,也会给中小企业带来经济收益。(www.xing528.com)

(3)创新需要。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能适应新环境的企业最终都将会被市场淘汰。在企业的发展中,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与文化等方面的创新。首先,技术方面的创新,在技术性能方面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其次,管理方面的创新,优化了中小企业的组织方式,整合了企业内部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最后,文化方面的创新,在引导企业人员创新行为的同时,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中小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并不仅仅是企业内相关研发资源的投入。标准化的施行,通过整合与配置内部资源,影响着企业技术、管理与文化等方面的创新。

3.3.1.2 外部动力

(1)市场需求。市场对标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技术与规制两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对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现有标准技术已不再满足市场的需求,提供技术更为先进的标准就成为了必需。另一方面,技术不是处于停滞的状态,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状态,技术性能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提供给市场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作为技术系统体现的标准,应随着市场技术的进步而进行改进。因此,制定新的标准,适应市场技术与消费需求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从规制的角度出发,当市场不存在统一标准时,不同企业根据自身资源与能力提供互不兼容的产品或服务时,就会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极大上升,同时获得的消费效用就将下降。标准对一类生产或服务的技术规范作用,保证了市场对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统一需求。通过不同产品或服务间的兼容,在降低用户消费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消费效用。

因此,不管是市场技术的进步还是用户的要求,随着市场的变化,市场对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市场的主要活动者,参与或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就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竞争压力。竞争是市场运行的重要特征之一,竞争的存在,推动着市场结构优化的同时,也提升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对企业而言,想要获取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资源,就必须与市场中其他的企业进行竞争。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剧了企业的紧迫感,企业在这一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么增强自身实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么被市场淘汰。标准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垄断地位方面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制定标准化战略;而标准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又促使企业持续开展标准化活动。因此,竞争对中小企业标准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竞争迫使中小企业了解市场目前存在的标准现状,并收集相关标准信息,为企业制定标准化战略提供前提条件;其次,中小企业依据所收集的市场标准信息,并结合自身特性,做出是研发标准/配套技术或研发、生产标准/标准配套产品的决策;最后,企业在制定的标准化战略指导下,组织企业资源,实施标准化战略,参与市场标准竞争。

综上,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中小企业通过参与标准化,完成标准相关构成技术的研发或相关标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不仅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不被市场所淘汰,并且在能够生存的基础上发展,进一步获得标准带来的高额利润。

(3)政府扶持。政府作为一类掌握特殊制度资源的组织,在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市场上的资源不能实现最优配置。为了提升市场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的干预就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标准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政府的扶持能加速标准化的实现。

政府对标准化实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通过制定的政策影响标准制定的领域与速度。因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与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目标及采取的相关措施,政府政策的制定为市场上企业发展的方向及可采取的措施指明了方向。通过了解政策,企业也可进一步掌握市场发展对标准需求的相关信息,进而制定与实施对应的标准化战略;其次,政府通过资金、人力等相关资源的支持,为标准化实现提供保障。众所周知,标准化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等资源,企业所拥有的相关资源有限,政府对这些资源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成功的概率;最后,政府通过采购、购买等方式,加速标准化的实现。新标准在市场扩散时,往往面临着消费者对现有标准不信任的阻碍。政府对标准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采购与购买,一方面提升了市场消费者对新标准的信任,另一方面影响了市场上标准的竞争,其结果都有利于标准市场的扩散与应用范围的扩大。

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推动着中小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首先,制定的政策表明了国家与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点,这也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该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为相关中小企业制定标准化战略提供了方向。其次,政府相关人力、资金等资源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在资源方面的不足,为中小企业实施标准化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最后,政府对相关标准产品/服务的购买与采购,在推动标准扩散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

综上分析,在内部动力作用与外部动力的推动下,制定与实施标准化战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