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义(1998)通过对中小企业标准化的调查发现,尽管大多数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进展良好,但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着没有标准文本,相关标准不全,检验标准不全和出产产品未按标准检验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企业应普及标准化知识,健全组织,搞好标准情报与监督[162]。
寇艳丽(2005)、段远鹏(2009)等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认为中小企业存在着创新资金不足、创新主体错位、技术工艺落后、生产能力不强、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对应上述问题,解决的措施有保证创新资金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合理安排组织结构,健全管理制度与强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等[163-164]。
程望奇(2012)以湖南省为例,认为中小企业在标准化中面临着企业管理者认知差异,标准化管理机制束缚与标准化人才不足等问题。为了加强标准化建设,所采取的对策有政府协调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与激励,协会与园区加强结合,加强管理与拓宽服务相结合等[165]。
潘丽丽与黄曼雪(2015)则认为由于标准化机制的约束、政策力度不足与企业资源缺乏等原因,中小企业标准化中存在被动参与、形式大于实质、标准化认识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化,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的机制微调,加大政策倾斜与外部协助,中小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等[166]。(www.xing528.com)
为了得到提升自身竞争优势,获得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了标准化活动中。为了享受到标准化实现所带来的益处,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制定自身标准化战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标准化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技术实现标准化对国家、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专利技术成功实现标准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技术、市场、政府等各种因素也会对这个过程产生不可或缺及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克服不同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完成阶段性目标的同时,推动最终目标实现,参与标准化活动的企业需要具备R&D、管理等能力。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活动参与的重要主体,成为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因为规模较小、资源较为缺乏,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过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但由于现有研究主要是理论层面的简单论述,因此,使得关于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中小企业标准化的动力机制、标准化模式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与应用性,对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在标准化中的作用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