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荷兰鹿特丹港发展的成功经验

荷兰鹿特丹港发展的成功经验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荷兰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交汇处,西与北海相连,濒临海运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西欧海陆运输核心枢纽,经济腹地广阔,素有“欧洲门户”之称。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淀,为鹿特丹港航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鹿特丹港物流链和产业链紧密交织,各类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临港经济运行成本大为降低。在产业集聚效应的推动下,鹿特丹港形成了港口物流与临港产业互动发展、临港经济与腹地经济双向促进的态势。

荷兰鹿特丹港发展的成功经验

荷兰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交汇处,西与北海相连,濒临海运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西欧海陆运输核心枢纽,经济腹地广阔,素有“欧洲门户”之称。2017年鹿特丹港货物吞吐量为4.67亿吨,位列欧洲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为1360万标准箱(TEU),位列世界第11。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鹿特丹港聚集了国际航运业的各种要素,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发达的转运网络、健全的服务体系和生机勃勃的临港产业。2017年港口及临港产业总产值约占荷兰国内生产总值的12%。鹿特丹城市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临近港口的优势,其临港产业的发展对港口及区域经济有很强的带动和辐射效应。近10年来,鹿特丹港按照“以大规模的临港产业带动物流业”的思路驱动港区发展。临港产业区在项目设计、公共工程、货物运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5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布局,综合功能完善。经过多年发展,临港产业已成为鹿特丹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产业区进驻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绝大部分是跨国公司。目前鹿特丹已经成为世界上港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典范,在国际航运服务创新、智能港口等领域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鹿特丹港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港城融合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地理位置、腹地广阔是区位基础,临港产业规模和交通运输网络是硬件优势,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软件优势,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鹿特丹港作为国际上港城融合模式的标杆,其发展经验与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荷兰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和根深蒂固的重商主义传统与自由贸易精神。荷兰是曾经的海洋强国和早期资本主义发源地之一,鹿特丹港自大航海时代起就是荷兰的重要贸易中转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发展成为面向西欧的主要转运港口和工业中心。二战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鹿特丹港同西欧腹地的联系更趋紧密。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淀,为鹿特丹港航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二是注重港航业统筹谋划,从发展目标、产业路径和运作模式3个方面进行总体规划。鹿特丹港根据港口的比较优势和城市的社会经济特征制定了以20年为周期的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国际航运业发展态势和港口产业链成熟程度制定了每5年更新一次的港航业规划;根据港口填海造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针对码头作业和企业入驻制定了岸线资源利用规划。港航业的这种顶层设计为鹿特丹港航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稳定的政策框架和目标指引。(www.xing528.com)

三是通过实施“超前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以后,鹿特丹港在规模上先后被上海、宁波香港新加坡等地超越,但其在国际航运中仍是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之一。鹿特丹港对于自身发展有着清晰的战略定位,其核心目标不是提升货物吞吐量能力和港口规模,而是要在打造全球一流的智能港口、绿色港口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鹿特丹港多年以前就开始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向从事港口相关经营活动的各类主体提供交易服务、增值技术服务和信息支持。此外,对于进驻产业园区从事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的企业,鹿特丹港还通过可协商的具有一定灵活性的税收政策加以扶持鼓励。在管理理念创新、技术手段革新的牵引之下,鹿特丹港的比较优势始终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四是港口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健全,管理模式科学、合理。鹿特丹港务局采取“地主港”管理模式,其作为特许经营机构,代表国家拥有港区范围内的土地、航道、岸线及基础设施的产权,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航运公司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作为港口管理运营主体,鹿特丹港务局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参与市场竞争。这种“地主港”的经营管理模式确保了鹿特丹港务局对港口土地资源和码头岸线资源的有效控制和高效利用,为其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收入来源。港务局对港区规划、港区规章制度、土地出租、港区入驻企业选择以及港区内经营活动等有较大话语权,但本身不参与港口码头的经营活动。鹿特丹港务局在招商引资方面针对性强,只有那些符合其长远战略规划而且能与周边相邻企业形成良性互补的企业才能被选择进驻港区。

五是注重港口物流与临港产业互动发展。鹿特丹港一方面优化港口传统物流服务,推进物流业智能发展、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对港口及区域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兴建产业园区并引导港航企业进园开展增值服务。产业区入驻企业类型齐全,基本覆盖港航业全产业链,发达的腹地经济又为港口物流提供强大支撑。鹿特丹港物流链和产业链紧密交织,各类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临港经济运行成本大为降低。在产业集聚效应的推动下,鹿特丹港形成了港口物流与临港产业互动发展、临港经济与腹地经济双向促进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