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条件和发展起点低,先天不足后发乏力。冲绳县由于远离日本本土,始终游离于日本近代化发展的辐射和成长的机遇之外,冲绳县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经历残酷地面战争摧毁,发展基础基本为零。1988年建立那霸自由贸易区时,该自贸区面积只有0.026平方公里,虽然在1999年新设中城湾特别自贸区时将区域面积扩大到1.246平方公里,但相比香港工业区面积60多平方公里、菲律宾自贸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上海自贸试验区面积120.72平方公里,其区域面积过于局促狭小。至2004年,那霸地区共有日本本土和冲绳本地的15家企业进驻,已无空余土地供外国企业建厂。另外,港口进出要绕道,运输成本提升,给企业造成诸多不便。自贸区所在的那霸港至今仍为美军所用,系军港重地,因此区内企业进出口货物都必须使用较远的另一个港口安谢港,十分不便。同时,自贸区发展也深受冲绳与美军基地的经济从属关系影响。1972年冲绳归还日本之后,冲绳对美军基地经济依赖度为15.5%,只能发展以美军基地为依存的消费型经济。虽然到2014年,对基地经济依赖度为5.7%,但依然严重影响着冲绳自贸区的发展结构和布局,使其发展具有难以克服的先天缺陷和不足。
缺少高水平谋划布局,自身发展乏善可陈。1972年冲绳回归日本后,当地经济界要员希望回归后将原美军设立的保税区改为自贸地区,并通过《冲绳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使“冲绳自由贸易地区”制度被法制化,但其本身在关税和外汇贸易方面的特例措施并没有得到承认。1998年之前,其所谓的自贸区其实一直是沿袭的保税区,1998年4月日本政府对自贸区进行扩充和强化,才制定了投资税减免制度和关税任选制度。冲绳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主要是政治上的考量,缺乏在经济基础上的分析,其设立之初是为了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在2002年之前该自贸区就是在传统自由贸易地域模式设立的保税工厂地区,实际上没有发挥有效功能。同时,也没有深刻地分析和借鉴当时台湾、韩国、香港等地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缺乏高水平的谋划和布局,导致其制定的“振兴计划”始终达不到既定目标。(www.xing528.com)
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不够高,封闭保守。冲绳自贸区建设前期,从1988年到2002年将近14年时间里,仅有7家企业与园区签订了为期3年的厂房租赁合同。而原先政府的目标是在2008年完成91家企业的引资。1990年在自贸区的企业有27家,而到了2002年仅剩下14家。日本政府想留住本土企业,减少其向国外发展,所以打造的冲绳自贸区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也是日本本土企业。目前,入驻那霸自贸区的企业有16家,主要从事食品加工、贸易代理、仓储等传统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制造和电气照明器具制造;入驻中城湾自贸区的企业有29家,主要从事电子元件和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普通机械器具制造、金属产品制造、建材批发、体育用品制造、塑料产品制造和运输用机械器具制造等。除1家澳大利亚公司,其余均为日本本国企业。另外,自贸区建设发展受农业问题羁绊较深、过于保守。日本农民对政治的参与度很高,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具有很强的利益表达能力,经常对政府施压,影响政府决策。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所形成的一系列严密的农业保护政策,使农业产品逐渐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