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能力,向来被作为评估国际航运中心及枢纽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相比于亚洲相近的釜山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洋山深水港的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量小,对亚洲周边港口的辐射力不足,这与上海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并不相称。因此,提升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水平,将是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关键任务和重要目标之一。
2009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正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提出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并明确提出在洋山港区积极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并将其作为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任务。从目前上海配置的港口生产和船舶运输资源能力来看,未来的国际集装箱物流服务将是全球航运资源向上海集聚、由上海配置的重要途径。2013年,国务院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3〕38号)进一步明确提出,上海自贸区洋山深水港区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集拼业务,以发挥上海港作为国际枢纽港的重要作用,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服务能级。从以上国务院发布的两个重要文件来看,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功能在上海自贸区国际物流功能的拓展、国际枢纽港口网络核心地位的确定、全球航运资源综合配置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www.xing528.com)
从相关内涵来看,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狭义的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是指集装箱货物从境外一国(或地区)港口出发,经由本国港口停留或服务,继续通过船舶运往境外第三国(或地区)的港口。而广义的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的内涵更为宽泛,在包括狭义的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服务的基础上,还考虑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集装箱物流装货港在境外,经过本国枢纽港口进行中转,再通过船舶运至本国卸货港;二是集装箱物流出发港口在本国,经过本国枢纽港口进行中转,继续通过船舶运至境外目的地港口。简单来讲,狭义和广义的主要区别是对处于中间环节的本国中转枢纽港口两端的出发港和目的港的规定不同,狭义的国际中转要求“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即出发港口和目的地港口均处在境外国家(或地区),中转枢纽港口在本国境内;而广义的国际中转内涵则更为灵活,进一步涵盖了“一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境外装货港—境内中转港—境内卸货港”,以及“境内装货港—境内中转港—境外卸货港”两种情形,即对于出发港口和目的地港口,只要有一方处在境外国家(或地区),中转枢纽港口在本国境内就属于国际中转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