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陕西自贸区正式获批,必将大幅提升陕西的对外开放程度。”白永秀说,“这也与我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省份的位置相匹配,大大提升了陕西在西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使陕西在中国推进向西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省决咨委委员、西安邮电大学经管院院长张鸿也表示,陕西自贸区此次获批,对于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直接的意义。借助自贸区,陕西将更好地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在商贸和物流领域有更大的突破。除此之外,陕西还可以借此契机,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的合作。陕西与福建两省如今都获批自贸区,这为两地、乃至“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合作,提供很大的空间。陕西应该不断进行经贸合作模式创新,打通合作通道,让陕西在东西双向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舞台。
事实上作为一个西北内陆省份,陕西这些年借助西安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等开发区和新区,已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和开放经验。如今以这些开发区、新区为基础,组建陕西自贸区,将能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的既有优势。早在2014年6月,陕西又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为抓手,开始了自贸区实践。如今“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自贸区又获批,陕西在改革开放领域又进入了新的探索时期。
根据省政府相关规划,陕西建设自贸区将秉承三大定位:建成内陆改革创新试验田、全国双向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陕西力争经过3年至5年的改革试验,建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文化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www.xing528.com)
“自贸区建设,产业始终是核心支撑。”张鸿说,根据省政府相关规划,航空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能源金融、现代农业等五大产业,将成为重点开放领域。陕西在这些领域都有资源或产业优势,通过外部资本、技术乃至新观念的引入,陕西相关产业将迸发出更强的竞争力。张鸿建议,陕西在“正面清单”开放方面,还可以尝试“AB角”的思路。当前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陕西既可以从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产业出发,设置开放清单的“A角”;又充分考虑行业的不断更新与升级,设置“B角”作为开放清单的补充。
张鸿说,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是核心内涵。陕西要围绕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深入开展制度创新,在投资、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监管等方面进行规则对接。陕西要借鉴国内及国际成熟自贸区的经验,并结合本地贸易投资环境实际,进行制度和服务创新。
“陕西应当在自贸区获批的前提下,旗帜鲜明地宣传自己的战略定位,把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一带一路’核心区,把西安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心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陕西应当加快西咸行政一体化,尽快组建大西安,才可能与周边的大型城市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相抗衡,让西安担负起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重任。”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说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