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与世界级龙头企业相比,多数本土龙头企业在规模、产业链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及行规规则权威性上存在不少差距。尽管跨国公司在长三角地区实施的产业链布局,生产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并没有转移过来。
1.世界级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长三角地区企业数量众多,2019年,长三角一市三省共有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1.38万家,约占全国的30.07%。从中国500强企业分布来看,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分别48家、43家、31家和10家,位列全国4、5、6、12位;500强企业数量占全国的26.4%,低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在全国的比重(见图3-3)。
图3-3 2019中国500强分省市分布
从全球500强企业分布情况来看,长三角地区共上榜17家,仅占全国上榜数量(不含港、澳、台)的15.18%(见表3-5);其中,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653.28亿美元、43.08亿美元,中国上榜的129 家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649.28 亿美元、34.01亿美元,而长三角地区上榜的17家企业分别仅为508.56亿美元、32.62亿美元,均低于全球乃至全国平均水平(见图3-4)。而东京都市圈、巴黎、纽约、大伦敦地区分别有36家、18家、15家、14家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旧金山湾区也集聚了苹果、Facebook、谷歌等著名的科技公司。与其他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长三角地区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2.缺乏具有垄断竞争能力的产品
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较为丰富,但缺乏世界级领军企业。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无论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还是在电子信息等产业方面,长三角地区都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长三角地区尽管涌现出复星医药、扬子江药业、药明康德等龙头制药企业,但与辉瑞、强生、默沙东、GE 医疗等全球领军药企相比,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具有垄断竞争能力的产品。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77个(不含港、澳、台共69个),长三角地区仅10个,仅4个为科技行业(见表3-6),上榜品牌与全球排名前5的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相比,其全球影响力存在巨大差距。
表3-5 长三角地区上榜全球财富网500强与全球顶级企业比较
续表
图3-4 全球财富网500强中全球、中国、长三角企业比较
表3-6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长三角地区上榜品牌
资料来源: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www.xing528.com)
长三角地区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与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建立起了紧密联系,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一环,但长三角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中的地位仍有待提升。
3.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处于中下游
在长三角的产业链发展中没有形成世界级高水平且完整的产业链,缺少从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到品牌塑造、物流分销等完整的高水平产业链,而这是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如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由欧美企业控制,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行业仍未进入国际高端产业技术联盟,长三角产业大量环节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以及微笑价值曲线的底端(见图3-5)。
图3-5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微笑价值曲线
同时,长三角产业参与全球分工水平依然不高,尽管长三角地区产业开放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商品贸易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同时,长三角地区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有待加快发展。在外贸发展方面,长三角利用外资规模仍然偏小,且投资引进方式单一,境外投资处于起步阶段。
4.行业隐形冠军数量与其他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虽然是世界制造大国,长三角作为我国制造业实力最强的地区,其产业往往大而不强,极度缺乏像中国台湾地区“台积电”那样的行业“隐形冠军”。赫尔曼·西蒙收集的全世界2 734家隐形冠军企业的数据显示,德国拥有1 307家隐形冠军,是全球拥有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日本分别有366 家、220 家,而中国仅有69 家(见图3-6)。通常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材料大都垄断在国外“隐形冠军”企业手中,大到精密机床、半导体加工设备、飞机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小到高铁列车上的螺丝钉、电子产业的高档芯片、微电子链接用的导电金球等。
图3-6 全球隐形冠军公司分布
资料来源:《全球“隐形冠军”公司数量排名,中国第六且多聚集在这座城市》,https://new.qq.com/omn/20190113/20190113F0F9BZ.html。
“隐形冠军”决定着长三角地区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关键点,这也是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过程中产业链的重要软肋和痛点。长三角地区“隐形冠军”多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如振华重工(占全球港机领域75%的份额)、伟星股份(全球最大纽扣生产企业)、中昊针织(亚洲第一大袜业公司)等,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较为缺乏。为此,需要培育更多的“隐形冠军”,尤其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