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理困难,迎接挑战,冲出新天地

处理困难,迎接挑战,冲出新天地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困难,不必退缩。——拿破仑对记者的发言困难对于拿破仑来说,那是家常便饭。拿破仑发表了即兴演讲,鼓舞士兵们和他一道解除政变。这场政变正如拿破仑所说的那样,只不过是小小的一场误会罢了。看着自己走过的路,飞越一个又一个困难,张謇不禁热泪盈眶,他终于成功了。怎样面对困难,处理困难,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企业领导来说,重视困难,正视困难,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那便能冲出一番新天地。

处理困难,迎接挑战,冲出新天地

面对困难,不必退缩。我是在困难中长大的人,我冒着危险,冲破阻碍,一步步走向成功。

——拿破仑对记者的发言

困难对于拿破仑来说,那是家常便饭。

1812年的10月,对着空空的莫斯科城,拿破仑面临着一大堆的困难,食物短缺,看到的是走在莫斯科大街衣不蔽体的法国士兵。寒冷的俄国,已不再适合他们呆了。

拿破仑下令撤离莫斯科。

大雪纷飞,气温奇低。法国士兵有的被严寒冻死了,有的开了小差,士气极低。在漫长的雪道上行走,还时不时遭到俄国人的伏击。

俄国人三番五次地重点进攻拿破仑的骑兵,摧毁他的炮兵。

拿破仑召开了高层军事会议,将军们愁眉苦脸地看着他。他听完将军们介绍的各种困难后,一点儿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若无其事地说:

“你们认为这算困难吗?这叫做什么危难!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会解决的,我就是一个从困境中长大的人,逆境教会了我如何解决困境的。”

皇帝的镇定鼓舞着将军们。面对着军营外的冰天雪地,他们似乎感到拿破仑的坚强和勇气。于是他们进行安抚士兵的工作。

皇帝的信心同时也鼓舞着士兵们,队伍继续撤退,拿破仑被迫丢掉了许多辎重。而且他的炮兵、骑兵一点点地被俄国人吃掉,军队已经显得凌乱不堪。这简直就是一场痛苦的撤退,士兵们的士气又在一步步降低。

对于拿破仑来说,他本人并没有气馁,他知道,只有一条路,就是充满信心,那就能成功,也许,这是他进行战争以来所面临着的第一次痛苦。

撤离的痛苦没有击倒拿破仑,然而更有雪上加霜的危难考验着他。

通讯员将一道消息递给拿破仑后,拿破仑不声不响地看着,上面写着的是镇守巴黎的将军弗兰斯起兵发动政变,占据了巴黎,并宣布废除拿破仑皇帝头衔。

这一消息使军队发生了震动,但拿破仑凭着他的威信很快地将这个震动平息。

他是一个骑着战马驰聘在战场上勇于斗争的皇帝,他果断地下了命令。

一方面他命令将军们安抚士兵,一方面他和克兰储将军带领一些随从从雪道返回巴黎。

在白茫茫的辽阔的草原上,拿破仑和克兰储将军立在雪橇上,而雪橇在草野上飞驰,像一支飞翔的俄罗斯的大鹰。而他——拿破仑,有如太阳般的伟人,朝着他的法兰西看去,他神情肃穆地和克兰储谈着话。

克兰储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他,并不断提出善意的批评。他被拿破仑的真诚、开诚布公所感动。他感觉到他们不是去阻止一场政变,而是去进行一场小小的游戏。

穿着皮毛大衣,蜷缩着冻僵的身子的拿破仑听着克兰储善意的反对意见,就想去揪克兰储的耳朵,但一摸到他那厚厚的皮帽时,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拿破仑便笑了,说:“你这个家伙,现在看问题还像个小孩子。”

“我们到巴黎只不过是去平息一场小小的误会罢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受了拿破仑的鼓舞,克兰储和随从们都感觉到沐浴在春风里。

他站在雪撬上,似乎在自言自语:“我现在渴望和平,能有个和平的世界,那该多好啊!”

到达华沙后,拿破仑并没有急于公开自己的身份,他很想去瓦特维士城看望玛莉•瓦赖福士。但克兰储极力提出说时间宝贵。而且他也得知伯爵夫人已去了巴黎。(www.xing528.com)

他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辆四轮马车,于是便把雪橇扔掉,马不停蹄地向巴黎赶去。

到了巴黎后,他没有公开露面,而是先到皇后的卧室里。玛丽第一眼看到他时,十分吃惊的样子。他得意的说:“我回来了,我是来拿回我的皇位的。”

玛丽在他怀里哭开了,说: “皇帝,你一定会的,一定会的。”

拿破仑略作休息后,便和克兰储溜进了军队,接见了另外两名将军,当士兵们听说皇帝回来了,于是整个军营便开始沸腾起来。

士兵们便开始互相议论:“皇帝回来了!”“皇帝回来了!”

拿破仑发表了即兴演讲,鼓舞士兵们和他一道解除政变。

这场政变正如拿破仑所说的那样,只不过是小小的一场误会罢了。

拿破仑重新获得皇帝的称号,重新占据了巴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了棉纺工业先驱张謇。张謇才华出众,见识不凡,他看到国力软弱任人欺侮,感到非常痛心,于是他决定“实业救国”。可他面对的是重重困难。

张謇有股百折而不回的精神。

他为了对付集股的困难,采用两种方法筹集股金,一方面请地方政府出面开导,一方面由各董事奔走游说,可惜收效甚微。

终于筹集到一批股金,开了一个棉纱厂,名字叫“大生”,但仍困难重重。

“大生”开业之际,厂里的存棉只够半个月的需要,此后又须不断购进棉花资金周转困难,张謇只好将大生纱厂按50万股本,以年总800两出租。

但谈判陷入僵局。有人劝说他背水一战,办法仅是大量纺纱,尽快卖纱,的确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

从1895年到1899年,5年的时间,经历了几次重大的风险,大生终于站稳了脚根。

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张謇日夜思虑,那便是如何提高技术水平,使机器发挥最好的功能,保证最好的纺织力量。他决定用重金聘请英国技师。

在这位外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大生纱厂的绵纱质量很快超过了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连日本纱织品也渐渐失去了优势,一年年地被大生纱厂的产品取代。

张謇的成功震动了国内的同行们,大家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看着自己走过的路,飞越一个又一个困难,张謇不禁热泪盈眶,他终于成功了。

1920年前后,大生纱厂已发展为中国最早的民营大生财团,包括了农、工、商,几十个企业,同舟共济,互相扶助补充。

全国解放后,毛主席在和有关人士谈起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特别提到“不要忘了张謇”。

对于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来说,并没顺利的坦途,或多或少要遇到困难,有的则困难重重。

怎样面对困难,处理困难,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企业领导来说,重视困难,正视困难,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那便能冲出一番新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