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流言蜚语的厉害,古往今来这把软刀子不知杀了多少好人,正人君子当对此留心在意。
熟悉五代史的人都知道,后唐之所以迅速灭亡,后唐庄宗族灭大将郭崇韬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后唐庄宗族灭郭崇韬,除了他多疑猜忌的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听信了宦官、伶人的谗言。
自后梁天佑十年(913年)起,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后梁争夺天下,混战十年,终灭后梁,创建后唐,不愧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然而庄宗建国后,志得意满,倒行逆施,骄淫乱政,重敛急征,宠信宦官、伶人,使后唐国内形势急转直下。
宠信宦官、伶人,堪称是后唐庄宗的“杰作”。庄宗亲信的宦官共达千余人,干预政事,作威作福,祸害百姓。早在后唐建国前,已有伶人杨婆儿居州郡之任,以事误国。灭梁后,以景进为首的伶人们更是败政害民乱国,致使后梁弊政丛生。而后唐庄宗只以享乐为事,对宦官、伶人的胡作非为全不在意。
与后唐庄宗相反,大将郭崇韬素来痛恨宦官,与宦官有水火不相容的矛盾,终因宦官的谗言遭灭族之祸。
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富有干才,临事机警。后唐庄宗李存勖继其父李克用为晋王后,就很器重他。天佑十四年,庄宗专任郭崇韬掌管朝庭机要事务,郭崇韬则为庄宗尽心竭力,艰难征战,无所不从。
同光元年(923年),庄宗建国后,任郭崇韬为检校太保,守兵部尚书,充枢密使。当时,后梁军队进逼急迫,形势危急,唐庄宗却计无所出,一筹莫展。郭崇韬为庄宗献退敌之策,并亲率大军征战,身先士卒,迫使后梁军队退却。
不久,郭崇韬得到报告说,后梁军队将四面举兵,围攻后唐军队。唐庄宗很是担忧,召集将领们谋划。宣徽使李绍宏主张与后梁结盟,以黄河为界,互不侵犯。庄宗听了很不高兴,遂将郭崇韬单独召入军帐中,问郭崇韬:“请问该怎样设计破敌?”郭崇韬劝庄宗与后梁决一死战,又献上破敌之策。
当年,后唐擒获梁将王彦章,诛杀梁帝,降服梁将段凝。这些战果都出自郭崇韬的谋划。
唐庄宗进驻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令郭崇韬权行中书省事,不久又拜侍中兼枢密使,并兼领镇(今河北正定)、冀(今河北冀县)两州节度使, “赐铁券,恕十死”。郭崇韬已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但郭崇韬并不居功自傲,反而廉洁奉公,甚得朝野人士的称赞。
此时,中原大部分地区已经平定,庄宗渐务奢华,以满足一己之私欲。洛阳原后梁的宫廷本来就很宏丽宽敞,宫宇深透,宦官阿谀迎合庄宗意趣,以希恩庞,声言宫中夜见鬼物,不谋同辞。庄宗骇异其事,要选妃嫔充盈富庭。景进、毛允平等人于诸道采择官人,不择良贱,纳入宫掖。
同光三年夏,庄宗常选择高楼避暑,皆不如意。宦官怂恿庄宗另建高楼,郭崇韬却犯颜直谏,劝庄宗思创业之艰辛,不要大兴土木。王允平等竞加营造。这样,郭崇韬和宦官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郭崇韬自以为立有大功,权大位高,深恐被倾覆夺走,就对他的儿子们说:“我辅佐皇上成就帝业,今为邪恶小人们排斥诋毁,我想躲避他们,找个地方隐居,保全自己。”他的儿子们却劝道:“大人的功名达到这一步,一旦失去权势,便是神龙离开水面,为蝼、蚁所制,请您深思明察。”他的门人故吏又对他说:“您功勋业绩第一,虽然宦官和有些朝官对您侧目相看,便未必能离间您和皇上。您应该在此时坚决要求辞掉朝中大权,皇上肯定不会答应。这就有了辞职避嫌的名声,堵塞那些尽谗言的嘴巴。魏国夫人刘氏正得宠,现在还没有定立皇后,您若赞成册立刘氏为皇后,皇上心中必定高兴。在宫廷内得到刘氏之助,群阉能把您怎么样?”
郭崇韬以为这些话很有道理,于是多次上表要求辞去枢密使的职务,唐庄宗就是不答应。郭崇韬又密奏请立魏国夫人为皇后,又复奏请除弊政的25条策略,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很有益,且取悦人心。郭崇韬又奏请罢枢密院事,使枢密院的权力归还各部门,以减少他们的权力。(www.xing528.com)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郭崇韬还是遭到了宦官们的造谣诽谤、攻击诬陷。
同光三年,庄宗欲攻灭前蜀。郭崇韬自知宦官要倾覆他,欲立大功以制群小,便力赞其计。庄宗以他的儿子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于当年九月十八日,率亲军六万,进攻前蜀,长驱入川,势如破竹,吞并了前蜀。而军队进军的筹划,战斗的指挥,官吏的补置,军书的告谕等,皆出于郭崇韬,李继岌平庸无能,只是执行郭崇韬的命令而已。
在西征途中,郭崇韬就从容告诫李继岌说:“蜀平之后,您为皇太子,待皇上千秋万岁以后,您做了皇帝,应尽去宦官,优礼士族。”宦官们听到后,对郭崇韬恨得咬牙切齿。
西征之时,庄宗令宦官李廷安、李从袭、吕知柔为都统府随从。平蜀之后,李廷安等见郭崇韬“幕府繁重,将吏辐辏,降人争先赂遗”,而李继岌的都统府,却“唯大将省调,牙门索然”。宦官们收受不到贿赂,大为诟耻。
前蜀国王王衍投降后,郭崇韬居住在前蜀六军使王宗弼的府第。王宗弼选王府里的妓妾珍玩奉承郭崇韬,要求做蜀帅,郭崇韬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宗弼又与郭崇韬之子郭廷诲计谋,令蜀人与呈状见李继岌,请他上奏庄宗任郭祟韬做蜀帅,李继岌见状后对郭崇韬说:“此等大事,须由皇上决定,我不敢妄加讨论。”宦官李从袭借此对李继岌说:“郭公收买蜀地人情,其意图难以预测,您应该作好自卫的准备。”由此郭崇韬、李继岌两相猜疑。
庄宗派宦官向延嗣去成都犒劳将帅,郭崇韬没有出城迎接,延嗣便愤愤不平。李从袭又对向延嗣说:“魏王(李继岌封为魏王)贵太子也,主上万福,郭公专弄威柄,穷若无人。昨令蜀人请己为帅,郭廷诲拥徒出入,贵拟王者,所与押游,无非军中骁果,蜀中凶豪,昼夜妓乐欢宴,指天画地,父子如此,可见其心,今诸军将校,无非郭氏之党,魏王悬军孤弱,一朝班师,必恐纷乱,吾属莫知暴骨之所!”。
向延嗣回朝后,便将李从袭的话报告了庄宗。他又密告庄宗,蜀地的金银财宝、美女乐工全到了郭崇韬父子手里。
庄宗初听到郭崇韬要留在蜀中时,心里就愤愤不平。向延嗣的报告,使他怒形于色,有了杀郭崇韬的意图,派宦官马彦桂去蜀地见机行事。皇后刘氏则密令务必杀死郭崇韬。
同光四年正月癸亥(926年2月20日),马彦桂赶到成都,进行军事部署完毕,向李继岌出示刘后的指示。李继岌反说:“郭崇韬并没有谋反情状,怎么能做亏心事杀了他呢!”李从袭等哭道:“皇上既有口敕,你若不杀他,一旦事情泄露,祸患可要大了。”李继岌本来昏庸,没有英明决断,勉强听从了宦官们。
次日(926年2月21日)早晨,李从袭以李继岌的命令召郭崇韬计事,而李继岌登楼躲避,“崇韬人,左右他杀之。崇韬有子五人,廷信、廷诲随父死于蜀,廷说诛于洛阳,廷让诛于魏州,廷议诛于太原,家产籍没”,“廷诲、廷让各有幼子一人,姻族保之获免,崇韬妻周氏,携养于太原。”
《旧五代史•庄宗本纪》载:“同光四年正月甲于,魏王继岌杀枢密使郭崇韬于西川,夷其族。”
郭崇韬虽不无私心和细过,但对后唐庄宗尽忠尽力,功高劳苦,却遭到族诛之祸。身死之日,当时人都以为很冤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