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挑拨敌人内部势力,以制其团结

挑拨敌人内部势力,以制其团结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狠狠打击敌人,除了组织部队多打胜仗外,还专门挑拨日寇和伪军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一定的时候,互相狗咬狗,以致拼个你死我活,这实际上起到了以毒攻毒的好效果。以毒攻毒原指用毒药治疗毒疮。鲁迅《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这一打是有力的,因为他既是作古的名人,又是先前的新党,以新打新,就如以毒攻毒,胜于搬出以前的古董来。”

挑拨敌人内部势力,以制其团结

东周时期,晋文公刚当上国君,晋怀公旧臣吕省等企图放火焚烧宫室。这个阴谋被晋文公的仇人寺人披知道了。寺人披出于个人目的去见晋文公。晋文公因此有了准备,粉碎了吕省等的阴谋。但是,吕省等党徒甚多,吕省等被杀之后,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制造流言,危害晋国安危。晋文公正为此事犯愁,有个名叫头须的小吏求见。此人也是文公仇人。他对文公说,任用他这个大罪人,百姓会说晋文公不念旧恶,人心就安定了。晋文公从之,便托言巡城,用头须为御。吕省等之党见头须也被文公录用,放心了。之后,流言渐息,晋国也随之昌盛起来。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和伪军为了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他们相互勾结,为非作歹,到处捕杀革命者和无辜群众。为了狠狠打击敌人,除了组织部队多打胜仗外,还专门挑拨日寇和伪军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一定的时候,互相狗咬狗,以致拼个你死我活,这实际上起到了以毒攻毒的好效果。

以毒攻毒原指用毒药治疗毒疮。后被引申到政治谋略领域,表示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反对不良事物,或用恶毒手段来对付恶毒手段。{东周列国志》曾记述了晋文公以此谋免其祸害的故事。历史上也多有记载,宋•罗沁《路史•有巢氏》: “而动痼攻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三侠五义》一回:“我何不以毒攻毒,叫陈林掌刑追问,他二人做的事,如今叫一人受苦,焉有不说的道理。”鲁迅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这一打是有力的,因为他既是作古的名人,又是先前的新党,以新打新,就如以毒攻毒,胜于搬出以前的古董来。”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以仇人去对付仇人,借仇人之手制服仇人,以卑劣的手段对付卑劣的手段,都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三国雄才曹操,在民间口碑中是奸诈人物,其原因之一,就是他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话和他的某些做法造成的。其中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更让世人痛骂。

汉末战乱,董卓废嫡立庶,扶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以便挟制,各路诸侯没有不切齿痛恨,英雄豪士没有不想杀死董卓的。亳州(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以献宝刀为名,欲借机刺杀董卓,被董卓识破后,匆匆逃出京城,向家乡奔走。

董卓见曹操胆敢对自己行刺,大怒,画图形、发公文到各州县,悬赏捕捉。曹操行至中牟(今河南中牟)时,被军士怀疑捉住,送住县里。县令陈宫原先见过曹操,所以命人打人大牢,传令第二天押往京师请赏。

当天夜里,陈宫来到大牢,打开枷锁,与曹操一起逃走,欲跟随曹操干一番大事业。曹操没想到死里逃生,大喜,同陈宫—同骑了快马,向家乡跑去。

昼伏夜行,走了三天,来到成皋(今河南荥阳)一带。曹操说:“这里有一富家名吕伯奢,是我父亲的至交。我们前去投奔,怎么样?”陈宫非常高兴。二人来到吕氏庄上,通报姓名,吕伯奢迎出庄来,见了曹操就说: “你已闯下大祸,怎么还到处乱闯?”曹操说打算回家募兵讨伐董卓。吕伯奢说:“你父亲已外出逃难去了,你回家也白搭。”说着来到庄里,住下叙谈。过了一会儿,吕伯奢说:“家中无好酒款待远客,待我去邻庄沽酒,回来畅饮。”说着骑驴走了。

曹操生性多疑,坐了一会儿,对陈宫说:“这吕伯奢非我至亲,是否会贪图赏金,报官来捉我们呢?”陈宫说: “不会吧?”正在这时,堂后传来“霍霍”的磨刀声,连陈宫也不由得起了疑心,二人悄悄潜到后面去偷听,听到磨刀人问:“绑起来杀,还是不绑就杀?”二人相视大惊,曹操说:“先下手为强!”于是二人拔剑在手,杀向后堂,将磨刀人和吕伯奢家中老小八口全部杀死。等搜到厨房时,看到一头猪被绑在地上,才醒悟过来磨刀人说的是要杀猪。陈宫后悔不迭,说:“您太多疑了,枉杀这些无辜之人。”

二人见闯了大祸,马上骑马匆匆逃去,刚出庄园,便看到吕伯奢骑驴背酒而来。刚想隐蔽,哪知却被吕伯奢望见,高喊:“吾侄要去哪儿?”曹操和陈宫只好迎上前去。曹操说:“我有罪在身,不敢久留,怕久了连累于您。”吕伯奢哪里放他们走,执意拉他们回去。见二人执意要走,只好把酒壶送与二人。陈宫惭愧不已。

出去不远。曹操忽然拍马回来,到了吕伯奢面前,说:“老伯看谁追来了?”待吕伯奢回头时,曹操抽出剑来,将吕伯奢砍下脑袋。

陈宫一见大惊:“刚才已误杀了人家家人,如今为何又杀了他?”曹操平淡地说:“这老人回到家中,见一家人都死了,必会报官追来,我们不就更危险了?”陈宫气愤地说:“明知错了还杀人,真是不义呀!”曹操笑了笑说:“我这人做事,宁肯我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我。”

当晚,二人住在店里,曹操没事儿似地倒头便睡,陈宫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明主,哪知投靠的却是这么一个不仁不义之人。把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必然成为世人的祸患。想到这里,他拔出剑来,就要向曹操砍去,但又一转念,他也曾杀过董卓,想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我杀了他,会落得天下人闲话,不如偷偷离他而去吧,乘曹操正在死睡,陈宫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另投他人去了。

曹操—觉醒来,不见了陈宫,又怀疑陈宫报信让人来捉自己,也赶忙起身离去。(www.xing528.com)

只有针锋相对,才能立子不败之地

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谈判接近尾声时,传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张治中低首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周恩来同志认为这种观点没有肯定人民革命的力量,并不能揭露国民党政府不得人心而必然走向灭亡的实质,于是只将张治中的那句话换了一个字,予以针锋相对地驳斥:“这是民意如此!”有一次,英国保守党议员威廉•乔因森希克斯在议会上演说,看见邱吉尔在摇头表示不同意,便忍不住说:“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邱吉尔对答道:“我也想提请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既然一方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另一方当然也有不同意的自由,针锋相对的力量寓于幽默之中。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西方外交人员对我方代表进行挑衅:‘‘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我方代表予以回击:“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别的国家作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中国作出什么保证吗?”

原指针尖对着针尖,不差分毫。现引申为在斗争中有针对地回击对方绝不容情。语源于宋•释道源《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天台山德都国师》: “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丝毫参差。”意思是:争辩中所有对答都丝丝入扣,毫不偏差。

外交活动中与敌手针锋相对,以尖锐有力的正面反驳,能阻挡对方的进攻,使之无从闪避,丑态毕露,不得不在论战中穷于应付,使己方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这条计谋的使用不仅见诸于军事外交的争斗中,也可见诸于商界外交的争斗中。

法国著名的大酒商休布兰,专门酿造斯维尔诺夫伏特加酒,名扬欧美市场。但是在本世纪60年代却遇到了欧洲另一大酿酒德国沃尔夫施密特酒厂的挑战,其特点是以价格来决定胜负的。沃尔施密特酒厂把每瓶伏特加的售价降低一美元,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顾客,这样便使霸主地位的休布兰处于十分不利的困境中。如果休布兰也随着沃尔夫施密特酒降价,那么将会损失掉相当大的利润;如果保持原价,那么在原有的销售上的优势将会被德国酒夺去,利润也将大幅度下降,企业也会落后于德国酒厂,一蹶不振,并由此丧失霸主地位。针对这一挑战,休布兰决定在价格上做文章。他先将法国酒不但不降价,反而再上涨一美元,这样,每一瓶法国伏特加酒就要比德国酒贵上二美元,以便 “显示”出法国酒比德国酒要好得多。同时,休布兰又推出了另外两种新牌子的酒。一种价格与德国酒相当,而另一种价格却比德国酒要便宜一美元。由于多管齐下,休布兰的法国酒重新夺回了市场,在国内外的销售一直长盛不衰。在1982年售出了七百多万箱,而德国酒的销量只占它的六分之一。试想,如果休布兰在对手的大战前不采取有针对性的“价格大战”,那他在商战中也早就一败涂地了。

别在乎别人称你为“狡诈、阴谋”者

我记得十五年以前,有一部由罗伯特•林格著写的颇受欢迎的书,名叫《以恫吓取胜》。他在这部书中说,基本上有三种人需要提防:第一种是那些一心要打击你,而且这么说的人;第二种是那些心肠好,但是由于自己无能而身不由己地欺骗你的人;第三种是那些举止恰似好人,可是在善良的外表下面却是残忍、狡诈的人。

不管你认为自己是上述哪一种人,或者不是上述任何一种人,我敢向你肯定,你的朋友中至少一次以上,他们会认定你是上例之一的人。通过跟你交往,这些人指望从与你的关系中获得凭空臆想、不切实际的好处。当最后满足不了他们的愿望时,无论你的动机有多么高尚,你都逃脱不了这样的下场,即被称为狡诈、阴谋的人,你成了他们的受害者。

过去,无论何时,只要我被列为不中听的那一类人,我就浑身不舒服,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我是个正直的人。如今,假使我被称为狡诈、阴谋的人,随它去了,我毫不介意。

人类根据他们个人的感觉创造自己的现实。现实不会改变,可是感觉则会发生变化。正如我前面说过的那样:“如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你也许如此。”然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为了正确地反映你的感受,你必须不带偏见。如果一面镜子十分平整,那么它才能毫不变形地照出入的容貌。可是,假如镜子弯曲了,那么它照出来的容貌将是变形的。在我的脑海里,毋容置疑,我们大多数人是通过一面相当弯曲的镜子来反映我们的现实。因此,我们极少有人能够逃脱被人作一番不利的品头论足,说长道短。

我们希望自己所见到的每个人都热爱我们,赞扬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与我们有着相同的观点。实际情况是,不管你的工作还是观点有多么神圣,或是何等高尚,你皆无法让每个人都赞同你。此处有个奥秘是,你不需要每个人都与你志同道合,而是需要认清爱你及恨你的力量,并且学会动用这种力量为自己谋福利。

一位最有权威和受人爱戴的基督教保守派牧师,公开鼓吹不同派别的基督教与被他视为异教的其他宗教之间两极分化。他挑起的论战不但没有减少自己的信徒,相反,通过运用他的两极化理论,他的牧师地位迅速得到加强。即使在报刊连篇累牍地揭露他拈花惹草的丑闻之后,他照旧红红火火,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的秘密武器是,说服自己的追随者憎恨别的教堂和宗教,自以为多么有道德,结果他们自动成了他终身的信徒。

虽然两极化概念通常为人所不齿,但是事实上,社会各个阶层都运用这一概念。因此,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习两极化艺术,以便认识它,避免沦为它的受害者。掌握这种力量将会使我们实现自己崇高的目标。

其实,你难以赢得每个人的心。倘若你能够得到一半人支持你的事业,即使另外一半人鄙视它,你肯定已经踏上通往胜利之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