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建乡村家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自信

重建乡村家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自信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物质层面与文化精神层面,重新聚合乡村“家文化”的内生动力迫在眉睫。二是通过“家文化”品牌建设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村民归属感与认同感。

重建乡村家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自信

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家”始终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印记,它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终幻想和归属。“家”凝固了一种道德文化,将中国古代社会一步步引向文明,始终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民族精神,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灵魂的归属,承载着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自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文化”将中国的文明、政治、传统宗教、礼俗与文化生活融为一体。人们所接受的“家文化”不仅规范着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存在和发展,也与社会其他部分所需的行为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家庭内部,“家文化”是一种激起人们家庭情感和凝聚力的文化,通过“家文化”的传播,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排解矛盾,积极疏导,形成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一位家庭成员自觉地完成对家庭的义务。在社会中,“家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社会服务功能的文化,从家庭文化中所接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支配着家庭成员对其他社会组织和关系的认识和行动,良好的“家文化”具有促进作用。

(一)当前“家文化”淡漠的主要原因

1.农民数量减少

当前“家文化”淡漠最主要的原因是承载文化主体的农民数量在迅速减少。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然而,在现代化变革、城市化以及其他利益的诱惑下,农民群体出现递减的趋势。农民离开了生存的热土,对农村农业文明的认同逐渐淡漠。

2.规范农村秩序的传统伦理道德滑坡

规范农村秩序的传统伦理道德出现滑坡,乡亲间的人情关系逐渐疏离。在地缘和血缘基础上融合成的乡规民约、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伦理道德标准深刻影响着乡村人民的行为,维系和守护着乡村社会恪礼守道、尊卑有序、崇尚合和的文明秩序。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利益驱动促使一部分农民思想产生了变化,伦理情感日益淡漠,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受封建迷信、低俗文化和道德发展水平的制约,朴实的乡风文明不断被吞噬。

3.农民责任义务观改变

在社会变革进程中,农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义务观逐渐发生改变。一方面,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弱化,农民对集体组织的生存依赖相对较少,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功能日渐减弱。另一方面,农民对个人利益的诉求强烈,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讲求奉献的人逐渐减少。

4.便捷通讯方式的普及

信息化改变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网络与电话沟通成为常态,便捷化的沟通直接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期待感和仪式感。

5.各种思想观念混杂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民的文化心理、认知和认同等在各种思想混杂与激荡中面临着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挑战。另外,部分优秀的乡村文化尤其是具有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使得“家文化”繁育的土壤逐渐丧失。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能让乡村“家文化”丧失自己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自己的话语表达、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从物质层面与文化精神层面,重新聚合乡村“家文化”的内生动力迫在眉睫。

(二)弘扬“家文化”的原则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除文化糟粕

弘扬“家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现代社会应重温儒学经典,汲取儒家思想精华,同时深深扎根于农村、走近农民、贴近生活,促进传统“家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实际融入。摒弃传统文化中封建的糟粕部分。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促进农民对“家文化”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2.因地制宜发展“家文化”

乡村“家文化”因地理分布、民族习惯、气候环境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个性,乡村“家文化”的独特性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应立足乡村的实际情况,在不断挖掘地方特色“家文化”潜力的基础上,创新乡村“家文化”发展的实践模式。一是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依托,通过特色乡村的培育以及“家乡情结”的情感作用将人们对家乡的依恋转换为“家文化”建设行动,促进文化主体力量的积聚发展。二是通过“家文化”品牌建设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村民归属感与认同感。三是推进城市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市场,焕发乡村“家文化”建设的发展活力。

3.不断整合社会资源

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和高校师生参与到乡村“家文化”的建设中来,形成多元共治的文化发展格局,深入挖掘“家文化”在乡村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基层政权组织的有效补充,也是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文关怀。对村民具有教育及感染作用,有助于乡村“家文化”的正向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文化、乡村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弘扬“家文化”的物质途径

1.修建现代宗祠

宗祠,又称宗庙或祖祠、祠堂,旧时是供设祖先神灵牌位、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宗祠文化映射到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家规文化也是现代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旧时宗祠具有鲜明的维系功能,是弘扬“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宗祠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强化彼此的情感,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同一宗族的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发扬孝道,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宗祠还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利用宗祠庄严肃穆的建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结合宗谱家谱的撰修及族规民约的制定,清晰梳理本宗族的源流和血脉关系,以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辨尊卑的目的,向本宗族的后代昭示深刻的道德情感、鲜明的伦理法治,实现教育后代、感化后辈的作用。宗祠文化具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在宗族内部,族规祖训既能规范族人的日常行为,也能起到协调族人之间矛盾、解决彼此冲突、调整族人心态、和谐族内关系的作用,甚至在很大范围和较高的程度上调节一个宗族与其他宗族的日常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扮演稳定器的角色。同一宗族的大小人员,不管平时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热爱家乡、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升华。他们的情感受到宗祠文化的感染而紧紧相连。

在发挥宗祠传统作用的同时,更要适时加入新的文化功能。

(1)发挥宗祠展览功能

宗祠建筑本身就是古代建筑艺术、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家族信仰、社会理念等方面的集大成者。通过宗祠这一平台,全面展示一个宗族的艰苦奋斗、艰难生活的历史,充分再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生活追求和价值观念。宗祠建筑的选址布局、建造结构、通风排水设施、功能区划分等,配以族谱、堂号、堂联、壁画雕塑等,就像一个简洁生动的博物馆,将散落于不同区域却始终维系着同一个家族的不同年代的族人们的沧桑、沉浮、光辉、荣耀等全面展示给了后人。从这一层面上可以这么认为,宗祠文化是建筑艺术、技巧在宏观形态的展览和文化思想在微观形态的展示。

(2)挖掘宗祠旅游功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界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引导旅游开发的触角伸向宗祠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于引导村民回流到乡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宗祠中具有很高的审美、文化、历史、艺术、科考价值的建筑园林、诗词书法、楹联匾额、雕刻雕塑、庙会民俗等成为旅游业发展中一类十分重要的吸引物。通过宗祠载体,借助于名人文化、耕读文化、生态文化等形态,推介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思想舆论、价值追求、地情民俗、特色物产等文化社会情况,丰富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收入。

(3)对不同宗祠进行艺术化包装

外观上使用不同的图腾和符号,增加辨识度;将宗祠精神上的观念转化为具象图像,借助当地文化的影响力,打造古祠品牌;依托地理优势,融入文化经济圈,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一脉;与其他文化基地合作,形成多中心经济区;构建一体化产业,规划完整旅游路线图定位好自己的旅游经济方向,通过融入更大的文化经济圈,扩大自身影响力,以更大的广告效应吸引游客。

(4)创办宗祠文化节

乡村还可以借助宗祠文化,与其他宗祠旅游基地交流合作,创办相关文化节。目前,我国对于宗祠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在此方面为学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是开发旅游形式的一个重要举措。再者,宗祠在社会教化、历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实践教育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宗祠打造成教育基地,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儒家文化、当地文化等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日,吸引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私人企业到此学习,增加当地文化底蕴的同时,为文化旅游提供更多样、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效应

宗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应仅仅发挥其祭祀、宗族尊严权力的象征作用,其价值还应体现在为乡村及城市居民提供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家”的凝聚力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文化遗产是某些民族的文化符号,承载着群体价值,具有凝聚作用。保护好村民的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唤起家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保护和宣传非物质遗产、防止文化流失,对于创造经济价值也有一定意义。

当前,一些村落的非遗文化只是停留在静态的保护状态,而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民间“活态”文化,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需要渗透到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才能得到原生态、原真性的展示,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向观众演示,才能体现和展示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风情与风貌。因此,我们可用物化的形象对非物质文化进行集中复活展示和再现。例如,新建非遗活态文化馆,将瓯窑青瓷工艺、木雕石雕、蜡雕等传统工艺与中国耳熟能详的茶文化酒文化等结合,形成一个主体特色性强、富有创造性的非遗活态展示文化小镇;在民间传统节假日这样特殊的时间里,举办集会或者民俗节庆活动,使民间传统节日重新回归生活本身、重新渗透到民众生活中去。

(1)新媒体引流,开展体验式活动

前期利用唯美的短视频进行宣传,发布体验信息;利用转发集赞等方式设置优惠活动,吸引人流;开展体验式活动,开设手艺课堂,手工体验(首饰制作、花叙时光压花书签体验、古籍善本修复、小桥流水旁的刺绣慢生活)、美食制作体验。(www.xing528.com)

(2)实景舞台剧展示

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实景舞台剧”,以天然的或真实场景作为舞台,通过音乐、舞蹈、服饰、舞台灯饰等将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展示。通过声电光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对游客的感官刺激,并设计一些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的活动,使游客参与其中。例如,旅游者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傅的指导下亲自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制作好的成品可以买走。一个简单的活动调动了旅游者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强化了旅游者的体验和记忆。

(3)社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在于生活过程中的,是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只有在其依赖的生存环境中,才能触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其本身所散发的魅力。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社区居民)的实际参与,让社区居民身体力行的向游客展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由他们向旅游者讲解其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文化因素,才能让旅游者感受真实的体验氛围,才能让旅游者真切地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4)非遗文创产品

精心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纪念品,延续旅游体验。当旅游活动结束以后,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让旅游者重温美好的旅游回忆,延长旅游体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文化内涵、民族符号,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纪念品。尽量避免机械化大生产,传统工艺生产的非物质文化类旅游纪念品质朴的原始美会给旅游者返璞归真的体验。但传统工艺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口,只有制作精美的旅游纪念品才有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才能延续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3.传统建筑

古村落建筑是村民乡村家园记忆中重要的具象符号之一。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建筑面貌也具有多样性与独特性。乡村传统建筑是乡村特有的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乡村传统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筑装饰语言来加以表述的。多数古村落建筑装饰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华美而又不失质朴、典雅,它们融进了民族的宗法观念、社会风俗、思想情感、审美意识等,具有很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

保护并进一步挖掘村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奥秘,将其转化成具有美学价值的符号、文艺名字的气味、搭配和谐的颜色以及生动而富有趣味的故事,对于唤起人们对乡村家园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将古村落建筑装饰中的图腾加以艺术化处理并赋予吉祥、美好、喜庆寓意,来表达村民对神灵的敬畏及寄托的美好生活愿望。将古村落中的文化符号与神话故事结合,如驱邪禳灾的有“二龙戏珠”“福、禄、寿三星”等,祈福纳吉的则有“龙凤呈祥”“八仙庆寿”“喜鹊登梅”“三星高照”等,用这些祥瑞的文化符号与神话故事结合,容易唤起人们的兴趣,还可以将其制成文创衍生品,如胸章、本子、围巾、模型等。

第二,为村落制作专属气味瓶,加深人们对该村的记忆。

第三,进行景观整修,营造拍摄基地(摄影师带你游××,用镜头记录你的一天),利用文艺风的文案(在拍摄圣地鸳鸯楼拾取时光碎片)吸引明星、网红、淘宝店主等,一方面创造拍摄基地收入,另一方面也是对村落的宣传。

第四,开展体育性质的游戏活动(谜题探险、迷宫游戏或者知识越野),用另一种方式引导人们了解村落,吸引城市工作人员到此团建。

第五,面向社会开展民宅设计大赛,最终胜出的方案可帮其实现,既扩大了宣传又免费获得了方案。

第六,招商引资,开设民宿。利用外部资金修建及维护民宿,不仅可以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也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家谱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家谱文化使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对于家庭团结幸福、家族及社会的和睦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增强家谱文化的故事性与宣传力度,进行精美的外包装设计,让制定家谱更具仪式感,使之成为村民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5.地方饮食特色

食物是一种种群特征。地方特色美食不仅满足人们的味蕾,其背后也蕴含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对共同价值的强烈认同。家乡的美食,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约束,一种共同的语言,一条生活的纽带。它的“奥秘和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意义如此单纯和普遍,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与我们共生,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还知道,它是已被接纳的一员,是一份固定遗产”。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既神圣又世俗的角色,成为我们生命中、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仪式。对家乡美食的记忆与回味会伴随人们一生,是一种割舍不掉的家的情怀。

将地方特色饮食的典故或制作方法制作成小视频,在网络社交平台加以宣传推广,赋予美食以精美的包装,唤起村民对地方美食的自豪感,以美食唤起“认同的力量”。

(四)弘扬“家文化”的非物质途径

1.弘扬优秀的民俗、风俗

民俗渗透在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地而异的民俗文化包括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既有有形的,也有口传的甚至观念性的;既存在于婚丧嫁娶或其他重要的事务中,也可能显现于娱乐游戏或生活小细节里。他们是维系乡村人民生活的纽带,因地缘产生同样的风俗习惯,又因同样的风俗习惯而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各个事件发生时,都会按照本村的民俗来进行,这不仅让远行的游子归乡团聚,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时增强仪式感,唤起人们内心的温情,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外乡人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好奇,直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如贵州长桌宴;傣族的嫁娶习俗;在山西丁村,给老人祝寿的时候,要把碗里最长的面条送给老人,祈求老人健康长寿,这已成为寿宴中最关键的仪式。

(1)鼓励民俗主题的文艺创作

民俗文化是民众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跨越历史融入现代生活中。鼓励文艺工作者从民俗文化资源宝库中寻找素材、发现灵感,以民俗文化为蓝本,创作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要加强政策支持,对文艺创作成果给予扶持,对特别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要推动优秀民俗文化的挖掘工作,如戏曲剧目的整理、数字化;利用新媒体,推动网络文学、微电影、动画、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文艺工作者要重视传承保护民俗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汲取民俗文化的养分,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价值,精选出标志性的民俗符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形成既“上档次”又“接地气”的作品。

(2)培养民俗文化专业性人才

要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重视民俗文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民俗文化研究和传承两类人才的培养。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全面分析,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提升理论支持。民俗文化学者既能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为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案的施行出谋划策,还能为地方文化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这就需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在招生过程中,专门设置民俗文化保护的相关专业,加强硕士、博士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民俗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培养大量的专业传承人员,如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对于以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的传统民俗,在失去了经济利益的推动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传承人,甚至逐渐消亡。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力度,除了为他们提供生活补贴,更应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提供更多的传承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把民俗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课程设置中,可增加一些民俗文化内容,如节日民俗体验课、民歌小戏学习课等,还可开设一些青少年民俗兴趣班、传承人培训班,为新生代接触民俗文化创造更多的机会。此外,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3)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体系

民俗文化在传统和现代化的夹缝里不断变迁,在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产业化之路成为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新选择之一。民俗文化能够被市场所选择,是因为其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民俗文化产业化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民俗旅游,其中又可分为民俗博物馆,即建设固定场所,以影像、实物、雕塑等形式展示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村,即以传统村落建筑为主体,用民间歌舞、戏曲庙会等形式的民俗活动作为亮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同时还可以参与其中,是一种综合体验式的旅游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民俗特色产业。手工制造技艺是民众宝贵生活生产经验的历史传承结果,既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又蕴含民众的智慧。剪纸、雕刻、布艺等传统技艺,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一方面可以制作成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进行展示、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游客参与制作。要实现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必须强化民俗资源优势地位,制定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方案,建立完善的跨区域民俗文化保护体系机制。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园、工艺品制造基地,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打造地方民俗文化产业品牌,使民俗文化产业逐渐规范化、规模化。

2.制定家风、家训、家规

家风、家训、家规是一种中国人心底里“家魂”般的存在。它自始至终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将人们牢牢地绑定在“家”这个体系下。制定家风、家训、家规有助于牢固树立爱国思想。家风与家训里,很早之前就确定了家与国的关系。我们将家国文化这个优秀文化内容代代传承下去,对于维护和捍卫国家尊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有效净化社会风气,形成道德约束。再次,有力地推进文化建设。家风与家训,可以伴随一个家族延承千年之久,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当前的家族建设、国家建设都有着极大或者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的家庭文化源远流长。《周易》中的《家人》《渐》《蛊》《节》等卦,便是最早讲家庭问题的。关于我国家庭教育的著作与读本,自古也多不胜数。北齐时期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训,颜之推从各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式,涉及封建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诸如尊老爱幼、为人正直、勤俭朴素、刻苦学习等内容;此后有唐代无名氏的《太公家教》、南宋司马光的《家范》、宋代袁采《袁氏世范》等。概括来说,传统的家庭文化主要表现在“忠、孝、仁、义、信”几方面。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制定本族的家风、家训、家规尤为必要。

3.增强民间传统节日认同感

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它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民间传统节日具有种群认同功能,同时还具有社群整合与社会交际功能,使人们能有序相处、协同劳作,营造出和谐安详的社群气氛。在无形中强化人们的辈分、长幼观念,使家族、家庭成员相处有序,往来有仪。另外,民间的传统节日还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的功能。如加强民间传统节日认同感,增加节日符号的艺术性与文化价值,剔除糟粕旧习,重振民间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促进村民间良性社交,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同时,促进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因此,民间传统节日对“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文化”振兴乡村是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统一体,充分挖掘和传承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家文化”,唤起村民对村落历史文化的追溯和思考,增强村民对农村和家庭以及家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和延续具有“人情味”的乡村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