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的文化原型——乡村书院的衍生与发展
1.乡村书院的概念与定义
“书院”一词,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萌芽于唐末,发展于宋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承载着中国的士人们展开一系列与书相关的活动的场所,不论是藏书、教书、读书都发生在这一方天地中。多由官府或者私人所设,供给收徒讲习、研究学问所用。而乡村书院,顾名思义,与其所存在的地理位置相关,则特指建在乡村,且将招生范围确定在所在地的一乡一村的书院。
它的创建有四种情形:一是某人单独创建;二是某人倡建,众人襄成;三是乡人共建;四是官府倡建或创建。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国传统乡村中根深蒂固的宗族与血缘观念,书院中除官府创建者之外,如丽正、集贤书院等,实际上所存的乡村书院都与家族书院有较深的联系,多由当地的富户、学者自筹经费而得,用以培养族中子弟,以求得读书中举,出将入相,具有一定的宗族荫蔽之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将乡村书院视作家族书院在生源与范畴上的延伸推广。
2.乡村书院的作用与特征
作为中国士人体系中最底层、最基础的书院,乡村书院数量大、分布广,扎根于乡村社会,以封建社会中主流的儒学观念、道德伦理作为基础课程,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将这些知识文化与传统观念向广大基层人民进行普及的任务,并促成了民间价值信仰的形成。同时,作为家族与乡村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乡村书院不独为发展教育之体,亦为醇正风俗之原。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其一,开设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在农村地区具有极其强大且鲜活的生命力;其二,招生范围限定于所在地的一乡一村,服务区域小,辐射面积少;其三,教学程度不高,一般只起到教育普及作用。
3.乡村书院发展境况与当下意义——以问津书院为例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精神的根基——乡村独有的自然文脉、风土人情、生态面貌构成了乡村独有的知识、管理与信仰体系。随着清末书院的改制,乡村书院基本改建为民居或祠堂,部分也作为学堂进行保留。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的没落与衰败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话题,而作为传统村落中典型代表的文化资本,乡村书院也一并走向消减。现今,大部分得以留存的书院则多是以被赋予新的功能取代原本的教育功能而被保留。
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孔子河村的问津书院为例,现今就作为保护单位被打造为景点供给游人参观学习。高峰时期的游客量可达每日2000余人,主要辐射范围为本省游客,新洲当地居民数量达六成,武汉市游客可达三成,另有外省游客通过网络以及亲戚朋友间的联络,借由年节假期来此进行参观。而问津书院距离城镇中心一小时左右的车程,也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
此外,当地政府依托问津书院恢复了“问津讲坛”“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旧街花朝节”等有助于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播的相关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书院的恢复,当地也自发性地恢复了祭孔典礼。并且,由于书院的特殊意义,其也成为当地居民为考生祈福祝愿、成绩登记报录的又一场所,由时代性而衍生出了新的功能(图2-1~图2-3)。
同时,书院也成了当地居民带领青少年进行学习教育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其中出售的各类教育书籍以及当地的文化志与儒学经典,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问津书院的经济创收,并提供了相关岗位。对当地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图2-4、图2-5)。
当然,问津书院只是广大在存书院中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一处,实际上对于现存的乡村书院来说,由于其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基本特征,往往难以做到一一统计。而部分书院在选址时也常以僻静处为佳,往往地处偏远,留存位置不明,更是难以确认现状,也为调研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图2-1 问津书院(甘露 拍摄)
图2-2 问津书院祈福挂牌处(甘露 拍摄)
图2-3 问津书院新洲考生中国高校录取榜(甘露 拍摄)
图2-4 问津书院读书处(甘露 拍摄)
图2-5 拜跪孔孟先师(甘露 拍摄)
(二)作为乡村文化集成体的乡村书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传统村落的振兴与活力的注入,提高居民本身的自我认同感,乡村书院所需要承担的功能已远远超出原本单纯的教书育人与文化普及。当下,我们所提到的乡村书院,更多的应该是将它的建筑形制、传统功能、承担诉求等元素融合并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简单的书院,以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去看待该问题。以全局性的观点切入,将乡村书院作为乡村文化集成体这一更加宽广的概念,去讨论它的用途与效益,才能进一步思考艺术手段在此层面上的介入与激活。
1.乡村书院建筑空间的内涵与改造
书院建筑空间是书院功能的承载与依托,一方面具有所在地的民居建筑特色,古朴典雅,灵动和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之精神,往往在空间布局严格依照礼制,严谨异常,以中轴线为统领,主体建筑在轴线上依次布置,空间高度上逐步上升,以表达封建礼制中的主次分明、尊卑有别等思想(图2-6)。
图2-6 问津书院平面图(甘露 绘制)(www.xing528.com)
而从直观表现上,中国传统村落的衰败最明显的体现于传统民居建筑与公共建筑在城市化冲击下的消亡,乡村书院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和深刻内涵的一种。那么如何改造传统乡村书院的建筑空间,使重构后的乡村景观能够更适应“中产阶层的审美趣味”,从而吸引大量城市人口的视线,直接带动其旅游业的发展,这是艺术介入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不推翻旧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巧妙地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实现对传统书院建筑的改造与活化,用艺术的手段来进行整个乡村文化格调的提升,是在乡村文化集成体物质表象构建上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2.乡村书院对文化心理诉求的承载与传达
中国农村具有广大的人口基数,相对于士大夫阶层而显得知识贫乏的群体天然有着对知识的尊敬与向往。而“耕读传家”“崇文重教”这样的文化则正是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乡村书院作为传统村落中极为重要的文教建筑,无疑承载了这种文化思想,而坐落在村落中风景宜人的基址,则成为村落中引人注目的重要景点。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今乡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作为文化集成体的乡村书院所承担的文化心理诉求也相应地跟随着时代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譬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缺失,文化断层等问题,故而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反应。以调研所得举例,大部分春节返乡人士在家中多为打麻将、吃喝等,并无其他可进行的活动,又如快手上泛滥存在的农村“未成年母亲”等现象。那么如何引导农民逐一去解决互助养老、乡童教育等问题,其实也是广泛多样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需要思考的问题。乡村书院不应该只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景点,也要为当地居住的乡民服务,使精神得以传达。
3.乡村书院对乡村文化资本的构建与转向
乡村文化资本包括了乡村所拥有的各种象征性的符号,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所有文化象征符号,而乡村书院本身建筑形式对物质文化的传承——其中耕读传家的精神文化,以及传统礼乐思想的制度文化等等的集合,都注定了乡村书院作为一个文化集成体对于文化资本构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乡村书院这一集成体为点,以点带面,围绕着乡村书院来构建乡村文化资本,无疑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既避免了无中生有的文化编造,使资本成为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乡村的原本风貌。
而使乡村自有的文化资本转向为经济资本,最终还是需要借助艺术这一抓手。艺术首先可以切实地从物质上的建筑空间着手,实现地标文化建筑的打造,完成传统村落现代公共空间的培育,并通过推广与传播的手段实现乡村品牌的塑造。而这种属于特定乡村的文化符号、时尚格调,恰恰就是乡村文化资本构建的关键要素。
(三)乡村书院的艺术振兴之路
乡村的振兴,绝不是简单的乡村建筑的翻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明标语的刷涂,甚至不仅是乡村本身文化的复兴与活力的注入,实际上,更是为了在现代化世界冲击下探索新中国文化之路,寻找现代性的中国方案。
传统村落的振兴与恢复必然需要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深化道路。以乡村书院这一文化集成体作为核心,以艺术的手段来介入振兴,实际上一方面是在空间造型上的恢复与创新,借用实际功能启迪农民自觉;另一方面是对以书院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教育的激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带动产业的发展,实现共同体意识的营构,并最终做到乡村文化的反向输出。
1.建设学院学习空间,以文化提升村民的素质
在现行的乡村书院建设中,不难发现许多地方的书院是以一个“旅游景点”的形式存在于当地,与地方村民存在一定的壁垒性。书院的建设只考虑到了参观游客这一群体,却未曾从地方村民的角度出发思考书院对于村民文化素质提高的意义,导致村民并非既得利者,而有时反受其扰,这也是在调研访谈中所得的地方干群矛盾的原因之一。
故而,在对乡村书院空间营造时,尤其是改建后的书院是否还需要按照传统礼制严格执行,抑或以村民的实际需求找到适合乡村教育的方法,自由灵活的对书院建筑空间与形式进行组合,只取其“意”,而不必强行附会其神,也是在艺术改造中需要斟酌的问题。
同时,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与之相应的,教学空间的设计也应与课程的存在形式和需求相符合,如将课程内容编为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的歌谣,排演为喜闻乐见的剧目,以一种更易于接受与亲民的方式提供,特别是乡村儿童,让其在戏剧表演中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和理解力。解决乡村教育痛点,满足乡村家庭的教育刚需,同样是具有多种存在形式的艺术可以介入的方向。
2.改变乡村的固有形态功能,营造共同体意识
一个乡村的共同体意识,是在构建共同体的实践中形成的。作为营造村民公共生活与精神生活重要载体的乡村书院,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共同体,对于其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也必然会带动当地的乡风文明建设,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消解村民之间的矛盾,潜移默化地增加当地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以及对于场所本身的黏度,起到艺术振兴乡村的作用。
在这里所讨论的乡村书院学习空间实际上涵盖了更广的范围,它作为一个点带动了乡村整体的发展与固有形态的变动,是一个整体性的方案。实际上,乡村书院不仅仅只是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如修身、家庭教育、国学、儒学,更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行,同时改写乡村原本固有形态的功能,开发出更符合现代需求的作用。譬如学员在书院读书,在乡野间耕作,在农家小院居住,购买手工制品的同时拉动了周边生态农业、民宿、文化创意产业等旅游相关的发展,这是一个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只有当乡村整体协调平衡发展时才能收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居民无论精神或者经济上都能够获得切实的收益,书院本身与村民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则自发的维护与建设也就相应产生,成功地营造了共同体意识。
3.实行文化反哺,催生文化旅游
乡村书院的空间建设与改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市对乡村的文化反哺,所谓的“文化反哺”是指“年青一代将文化及其意义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年长一代的新的传承形式”。放在乡村与城市关系中,即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城市文化机构、群体、媒介对于乡村书院空间的介入与帮助,如下乡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公益组织、艺术家等,在有了乡村书院这一公共性的可容纳空间后,展开一定的文化艺术活动,并为乡村带来关注与流量,从而达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与提升传统村落文化活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催生文化旅游的诞生。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对于乡村文化空间的反哺一定要在尊重当地文化基因与脉络的前提下进行,绝非简单的城市资本入场。乡村的本质是乡村,乡村书院也是乡村的书院,发生在乡村书院的文化艺术活动也不能“曲高和寡”“高高在上”,只有城市艺术家的自娱自乐、孤芳自赏,必须要有当地村民的参与,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做到“接地气”,才能真正做到催生当地的文化旅游,而非将城市的活动照搬到乡村。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策略的大力推行,乡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与论述正是与乡村振兴五个总的要求中的“乡风文明”直接对应,通过对于乡村书院这一乡村文化集成体概念的发展与探讨,以期以此为抓手,探寻到符合当下社会发展与基本国情的艺术振兴乡村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