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就是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成千上万的海外赤子之心与伟大祖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了”,这句话不假。1981年3月,翁心梓大力促成首届上海国际桥牌邀请赛开赛,并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会见。目睹祖国各项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复苏、行进,一个漂泊多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再次与祖国相连。
20世纪80年代初,表兄与我互通书信,信中他一直牵挂着在宁波的中原小学。1983年前后,翁心梓出席上海组织的桥牌赛后,渐渐与宁波桥牌协会会长徐峰(时任宁波市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取得联系。1984年4月底,全国15省市桥牌邀请赛在宁波举行,62岁的翁心梓偕同夫人李道基、女儿翁维亚踏上故土。我参与了表兄回乡前期的联系事宜。
1984年4月,我的工作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我当时是宁波八中毕业班的数学教师,但随着1983年当选市人大代表,加入民进后,大家都传言我即将担任市教育局副局长。直到1984年5月份组织找我谈话,6月份正式发文后这事才得以明确。在此期间,我开始接触徐峰同志。他是从四明山上下来的“老革命”,“文革”前就是宁波市教育局局长,时任宁波市教育局党工委书记。他桥牌打得好,还兼任宁波市桥牌协会会长,熟悉对外联络工作,开展外事工作游刃有余。尤其在从事港澳侨外事工作中,他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了我。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
受当时通信条件的限制,我和翁心梓无法通电话。表兄只在信中说,他参加上海的桥牌赛后,大概会在1984年4月30日带着妻女来宁波看看,信中反复提到“中原小学”的事,让我帮忙打听后续事宜。我收到信后,遂将此事及时汇报给徐峰书记,他听闻后,经过深入调查,得知“中原小学”就是现“郎官巷小学”的前身。一所小学蕴含的爱国精神值得发扬,加之表兄是上海市体委顾问,又是从美国来的重要人士,因此徐峰书记对接待工作很重视。
获悉表兄坐上海轮船回乡的确切航班表后,我骑着自行车,第一时间向徐峰书记汇报。说起来,也是好事多磨,由于吴淞口大雾,当天上海轮船停运,翁心梓偕妻女在1984年5月2日才踏上阔别多年的故土。由于我当时还是八中教师,要继续教课,所以没有陪同表兄去中原小学,全程由徐峰书记陪同。(www.xing528.com)
徐峰书记的接待工作是非常细致的。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当他看到黑板上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翁心梓先生来校视察”后,当即告诉工作人员将“来”字换成“回”字,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大有文章。当翁心梓踏入校门,看到黑板上这行醒目的欢迎标语,便问:“这个‘回’字怎么说?”接待的老师说:“您是这所学校的老校长,我们欢迎您回来!”
日后讲起此事,表兄告诉我,一看到这个“回”字,他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前办学的小事,却让政府如此重视他,觉得大家依旧将他当作亲人、自己人!所以他坚信祖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心底顿时燃起造福桑梓的火焰。
为感谢翁心梓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宁波市教育局特聘他为名誉校长。为纪念翁心梓艰苦创办中原小学的深情厚谊,1984年5月16日,郎官巷小学正式更名为“宁波市中原小学”,一直沿用至今。徐峰书记仅仅花了两周时间,就让一所小学复名,他那种雷厉风行、敢于挑担的作风,令我由衷敬佩。
斗转星移,四十多个春秋,近半个世纪的长情,表兄终于寻找到了当年创办的学校,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他对担任名誉校长一职颇为满意。他在给学校的复信中说道:“我接受并感谢你们的聘请,真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我只好向大家道谢了。今后我将尽力为中原小学做些工作,我这个老名誉校长时刻记挂着你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