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铁路运价机制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铁路运价机制问题原因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铁路的实际状况分析,我国铁路调价的滞后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铁路本身的不足,从而使得调价的滞后具有某种必然性。再深入分析,造成我国铁路调价机制缺位除主观上的原因外,还有客观上的原因,即我国铁路目前缺乏一套更合理、更规范的成本指标体系。这也给我国铁路调价机制的建立带来很大的困难。我国铁路运输和整个综合运输体系的现状,决定了铁路运价市场化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我国铁路运价机制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铁路调价的滞后性影响了铁路的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参与运输市场竞争的主要障碍之一。从铁路的实际状况分析,我国铁路调价的滞后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铁路本身的不足,从而使得调价的滞后具有某种必然性。

1. 价格管制是造成铁路调价滞后的根本性原因

步入市场经济后,我国按照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放开了 80% 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和95% 的消费资料价格,但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产品价格的控制,尤其是铁路运价一直未松动。其原因是,铁路运价是基础产业价格,其价格稍有变动都会涉及相关产业产品价格的变动,而且铁路运价之间构成被运输产品价格的一部分,运价的涨落直接引起被运输产品价格的高低,容易带来物价的波动,不利于国家对宏观物价水平的控制。因而国家要对其进行管制,以防止铁路运价的乘数效应给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

2. 铁路运输产业的特性是导致调价滞后的主要原因

铁路是一个特殊产业,其特殊性表现在融基础性、公益性与企业性于一体,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极强的关联性。正是由于铁路运输产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其产品调价时,更多地兼顾其基础性和社会性,而对其自身作为企业特征实现的营利性则考虑较少。铁路作为一个超巨型企业,又是基础性瓶颈产业,产品关联性强,涉及冶金机械电力能源、通讯、食品等各部门,其价格的变动往往意味着利益关系的普遍变动,若要调整价格就必须相应地调整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因而国家在调整价格时往往慎之又慎,比较不同的“调价收益”与“调价成本”,从而使得该调时未调或即使调价却调幅较小最终导致铁路运价调整滞后。

3. 铁路调价机制的缺位是造成调价滞后的直接原因

铁路调价机制是调价的理论依据,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调价机制,使得调价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盲目性,增加了调价成本。以行政命令而非市场信息来决定调价时机的调价机制,无疑会有一些主观性。再深入分析,造成我国铁路调价机制缺位除主观上的原因外,还有客观上的原因,即我国铁路目前缺乏一套更合理、更规范的成本指标体系。这也给我国铁路调价机制的建立带来很大的困难。(www.xing528.com)

我国铁路调价滞后性给铁路的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1)调价的滞后性造成价格与价值分离,运价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及费用,财务陷入了亏损的恶性循环。调价的滞后造成客货流剧烈波动,影响了铁路的运营收入。

(2)调价的滞后弱化了铁路的市场竞争力,引起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不断递减。调价的滞后,客观上拉大了调价的幅度,且我国一次性批复的调价机制,也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调价必须具有灵敏性的要求。过高的调幅,使得货主和旅客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心理上,一时都难以接受,而运输市场的竞争又日趋白热化。

4. 市场化改革不够彻底

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随着运输市场发展和运输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不同运输方式能够形成竞争的领域还将不断扩展延伸,公路等替代运输方式市场价格水平也将不断波动变化,对铁路运输产生影响。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顺应形势发展变化,持续推进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内部价格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基层铁路运输企业调整具体运价空间受限,不利于铁路运价及时灵活反映市场供求竞争形势变化。

随着铁路体制改革的展开和不断深入,运价市场化是铁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方向。我国铁路运输和整个综合运输体系的现状,决定了铁路运价市场化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试图在一夜之间把铁路运价完全放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铁路运价体制的改革,既要把握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规律,又要正视我国运输在不同细分市场中的发育程度,采取“放开和监管相结合的分类政策”和“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最终实现铁路运价的市场化和科学监管的有机统一,为铁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