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路运输业对GDP的贡献

铁路运输业对GDP的贡献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主要包括铁路运输业本身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效果,以及由于铁路运输业生产对其他各部门产值带来的波及效果。上式写成向量形式为:2.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及效果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及效果、波及源及波及线路。这种波及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是运输业的波及效果。因此,运输生产本身会不断扩大对这些中间投入的需要量,从而促使这些产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主要包括铁路运输业本身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效果,以及由于铁路运输业生产对其他各部门产值带来的波及效果。

1.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效果

铁路运输业本身就能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国民收入。这种因交通运输生产本身对国民生产总值所做的净贡献,即为交通运输业的直接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e—— 铁路运输业的直接效果;zj—— 铁路运输的GDP 增值系数向量;Δx—— 铁路运输业增加的产值。

上式写成向量形式为:

2.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及效果

(1)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及效果、波及源及波及线路。

① 铁路运输业的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形象地说,就是一石击水产生的波纹依次扩展的影响效果。所谓铁路运输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铁路运输业产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产值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产值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产值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是运输业的波及效果。

② 铁路运输业的波及源。产生铁路运输业波及效果的原因是铁路运输业的波及源。在投入产出分析中,铁路运输业波及效果的波及源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最终需求发生了变化。铁路运输业的一个或几个最终需求项目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进出口需求等发生或将要发生变化时,会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产生或将要产生波及效果。因为,一定的最终需求量是与各产业部门一定的生产水平相联系、相对应的。所以,铁路运输业最终需求发生变化,必将导致包括铁路运输业在内的各个产业部门各自产出水平的变化。这类波及效果反映在投入产出表中,就表现为投入产出表(2.6.3)中第Ⅱ部门横向数据的变化及将要变化,并通过第Ⅰ部分的产业间的中间产品联系,波及或将要波及各产业部门。

另一类是毛附加价值(折旧费+净产值)发生了变化。当铁路运输业的毛附加价值部门的构成项目,如折旧、工资、利润等发生了或将要发生变化时,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由于提高工资水平分配方面的变化而引起对各产业部门产出水平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对各产业部门产出水平的影响。这类波及效果,在投入产出表(2.6.3)中,表现为表中第Ⅲ部分中的某一或某些数据的变化,通过表中第Ⅰ部分产业间的中间联系,而导致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

③ 铁路运输业的波及线路。铁路运输业的变化是按什么样的走向将这一变化波及各产业部门,这一走向就是铁路运输业波及线路。显然,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就是铁路运输业波及的线路。有一些波及是沿着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单向联系线路进行,有一些波及则是沿着双向联系线路传递,还有一些可能是逆向传递,即沿着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间的逆向联系线路进行波及。可见,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系方式规定了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间波及的具体线路及其波及总效果。铁路运输业变化产生的波及效果,与铁路运输业和其他产业的联系方式有关,与铁路运输业和其他产业的联系深度与广度有关。

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系方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a. 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所谓单向联系,是指A、B、C、D等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多向联系是指A、B、C、D等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

b. 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所谓顺向联系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逆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

c.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所谓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以其他一些产业部门为中介,发生联系。

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联系程度可从联系广度和联系深度两方面去考察。前者可以运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aij指标来考察与度量。

当aij=0时,表明i产业部门与j产业部门没有直接联系;当aij>0时,且涉及j(j=1,2,…,n)产业部门越多,则表明第i 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就越广,反之亦然。需要指出的是,当aij=0时,不能断定i与j两个产业部门没有完全联系。事实上,任何两个或多个产业部门之间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但有无完全联系则要包括间接消耗在内的完全消耗系数是否等于零来判定。

铁路运输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联系深度要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各列中各自的流量(即产业间的直接消耗)在总的直接消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度量,这一度量指标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

式中,分母为j 部门生产过程中对各产业部门产品总的直接消耗量;分子为j 部门生产时对特定的i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rij则为两者之比,亦可称j产业部门对i部门的联系深度,当rij值越大,则表明第j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消耗量越大,消耗量越大则说明第j 产业与第i 产业的联系深度越深,反之则是联系深度浅些。通过计算所有产业的rij,便可从联系深度的深浅来反映产业间的关联程度。

(2)铁路运输业波及效果分析。

铁路运输业波及效果分析,就是分析铁路运输业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产业部门产值怎样的变化与影响,这种变化与影响不仅包括部分可以计算的效果,而且还包括那些过去人们认为“无法计算”的效果。根据运输业波及效果产生的途径不同,一般可以包括如下几种:

① 后向波及效果。铁路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水泥、钢铁、机械设备等。同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消耗电力、煤炭等资源。因此,运输生产本身会不断扩大对这些中间投入的需要量,从而促使这些产品的生产部门扩大生产,为这些部门带来效果。这些部门生产的扩大又进一步产生对其各自的中间需要,于是又促进另一些部门扩大生产。我们把铁路运输业与这些提供运输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的部门之间的关系称为运输业的后向波及,把铁路运输业这种因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品作为自己中间投入而产生的波及效果的总和称为后向波及效果。

根据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以得到每单位运输产值完全需要其他中间投入部门的产品价

值分别为:(B1j,B2j,…,BnjT

如果交通运输业增加产值Δx,由此引起其他中间投入部门的产值分别为:(www.xing528.com)

w =(B1j,B2j,…,Bnj)T·Δx

其矩阵形式为:

式中:B——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ΔX—— 各部门产值增值,ΔX=(0,0,…,Δx,…0)T

根据GDP 增值系数Z,我们可以求出铁路运输业产值增加Δx后,所引起的其他部门GDP增值,故交通运输业的后向波及效果为:

be=ZT·W =ZT·B·ΔX

由于B =(I -A)-1-I代入上式得:

be=ZT(I -A)-1ΔX -ZTΔX

② 前向波及效果。铁路运输业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铁路运输业一经发展,就能将更多的产成品送达消费地,同时也能将更多的原材料运至生产地,这为生产部门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这些部门的生产来讲,铁路运输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中间投入,根据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原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为那些以铁路运输活动为中间投入的部门进一步扩大生产创造了条件。而这些部门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必然要求其他中间投入也按比例增加,进而给这些生产中间产品的部门带来效益。而这些部门生产的扩大,又导致了他们与运输生产为中间投入的部门之间关系的变化,称为铁路运输业的前向波及,把交通运输业这种充当其他部门的中间投入而产生的搏击效果的总和称为前向波及效果。

假定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能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继发展,并能促进这些生产部门扩大生产。如果铁路运输业增加产值Δx时,它的部门产值就能作为中间投入在各生产部门间进行分配。假定这些生产部门是保持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即每一个部门需要的运输产值的比例与以前相同,且运输部门i中最终需求量所占比重不变,这样部门j需要的运输产值ju为:

这些部门得到运输产值的一部分增值以后,就可以扩大生产,增加产值。这时,部门j所能增加的产值为:

其中:aij表示部门j单位产值所需要交通部门i的中间投入产值。

故由铁路运输部门前向联系导致的各部门产值增值相应为:

根据GDP增值系数z;可以求出各部门所能创造的GDP值为ZTΔX′。

另外,上述各部门扩大生产,除了以运输部门为其中间投入以外,还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这样,这些部门也存在着各自的后向波及效益,即为ZT·B·ΔX′。因此,铁路运输部门的前向波及效果fe应为:

fe=ZTΔX ′+ZT·B·ΔX ′=ZTΔX ′+ZT[(I -A)1-I]ΔX ′=ZT(I -A)-1ΔX′

③ 消费波及效果。铁路运输部门的前向波及效果和后向波及效果使得有关部门扩大生产,提高效益,这样会使这些部门工作人员收入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后,必然将自己的一部分所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于是就使社会的最终需求增加。社会的最终需求的增加必然刺激各部门进一步扩大生产,从而导致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在以上的每一循环中,均会给有关部门带来效益,通常把这一系列由于消费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生产部门效益之和称为消费波及效果。

铁路运输业的消费波及效果是指上述 3 项效果,由于消费的作用而引起的各生产部门所创造的GDP增值。

按照凯尔斯乘数原理,如果投资增加一个单位,GDP 增值将增加 1-c 个单位,其中c为消费乘数(0<c<1,c =∑iyi2/∑jgj),据此,我们可以运用此原理来分析消费波及效果。

上述 3 项效果所引起的消费量为:(de+be+fe)·c ,由于这些消费的作用而引起的GDP增值,即消费波及效果Ce为:

3.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通过分析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效果和波及效果,可得出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4.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

所谓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λi,是指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除以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的总和,即

式中:gei—— 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gej—— 国民经济j部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