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运输市场的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运输市场的发展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确定为统治的生产方式,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这一时期,铁路网、海洋运输、邮电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把世界各国的市场真正地联结在一起,广泛的多方面的国际商品流通和运输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运输市场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便利的国际运输市场,发达的通信工具,资本主义把越来越密的经济网铺在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

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运输市场的发展

1. 国际运输市场的形成

(1)国际运输市场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包括16世纪至18世纪60~70年代。这一时期,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商品流通的只是一小部分农产品、手工产品和工艺品,通过商人与本国较远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换。此时,由于商品经济落后,分工不发达,地区间的割据,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运输工具落后,只能利用人、畜、风力、水流实现人与物的空间转移。

(2)国际运输市场的发展时期。这—时期包括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的60~70年代。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确定为统治的生产方式,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这时,国际市场上商品流通的基础已不是小商品生产者和工场手工业的商品。而是英国资本主义大工业产品的出口和原料及粮食的进口国际经济联系比过去有了加强,但还不发达。从19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的最高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英国的大工业外,还出现了美国和德国的国家工业,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国际市场包括的区域大大地扩充了,国际市场的容量也增大了,包括日本和中国开始卷入国际贸易。除了工业发达国家农业国之间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外,各工业国家如英、美、法、德之间的贸易也有了急剧的发展。这一时期,铁路网、海洋运输、邮电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把世界各国的市场真正地联结在一起,广泛的多方面的国际商品流通和运输市场初步形成。

(3)国际运输市场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始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的时代。资本主义市场的范围继续在迅速扩大,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国际市场。以电力汽车制造、钢铁、化学等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扩大了对橡胶、铜、石油、矾土、农业原料的需求,产生了把亚、非、拉国家急剧、全面卷入到国际市场中的客观要求。这次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工具大大改进,运费大大降低,使更多的商品进入了国际商品流通的范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日益扩大地转移到殖民地落后国家中去。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资本输出使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逐步实现,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把各国的生产和消费与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不能分离。借助于便利的国际运输市场,发达的通信工具,资本主义把越来越密的经济网铺在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国际市场把整个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2. 我国国内运输市场的形成

(1)我国航运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代曾有过相当辉煌的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

相传距今约5 000年的黄帝时代,就曾以“刳木为舟”,制造小船小渠,“服牛乘马”用以驮物载人,便利了水陆交通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更方便地向北方扩张,下令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挖了一条人工邗沟运河,使长江下游的水运与淮河连通了起来;公元前361年的战国时期,魏国又开凿了沟通淮河与黄河的鸿沟运河,这样,通过邗沟和鸿沟两条运河,把长江、淮河和黄河三大水系连接成统一的水运网。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通关塞”“车同轨”方针,迅速打通了从首都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为全国的物资交流和商业往来提供了方便。

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中西陆路交通开始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连接中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著名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隋唐(581—907年)时期,隋炀帝几次征集了上百万民工,相继开凿了通济渠、水济渠和江南运河,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连接关中盆地、华北平原、太湖流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总长达近5 000 km的全国水运系统。盛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国家进行的贸易达到了高峰,远洋航船除了往来于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我国沿海各地外,还常出没于印度洋波斯湾,使海上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宋代发明了指南针,用于远洋航行,促进了宋代海上交通的发展。(www.xing528.com)

1271—1368 年元朝时期,将旧有的自中原向外辐射的运河系统,改造成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将南方大量粮食运至北京。

从公元1368—1644年的明朝时期,郑和奉命数次出使海外,率领一二百艘庞大船队,随员二三万人,周历亚非80多个国家。在我国航海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在明朝的后200年期间,以至之后的清朝,由于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国力开始衰弱,中国海运事业在世界上开始落后了,而且差距越拉越大。但是,在这一时期,正是西方海上强国兴起的时代。

1644—1911 年间,由于清政府长期采取禁海运动和闭关锁国政策,再加上对西洋船队竞争保护不力,海上运输处于萎缩状态,而内河运输由于内贸运输和漕粮运输的需要,加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珠江航运与沿海连通,组成了海、河航运网,这一时期的内河航运出现了相对的繁荣。但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早期运输业的繁荣,在清政府的腐败和西方机械运输工具的冲击下则完全衰落了。

辛亥革命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一段时期,我国完全处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年代,内忧外患、饱受帝国主义欺凌,在外国轮船的入侵和排挤下,中国的轮船航运业发展万端困难,旧式航运业遭到惨败。这一段时间,虽有一些华商试办轮船航运,但几经沉浮,直到1872年,清朝洋务派官僚才开办了一个“官督商办”的招商局,先后在上海、天津、厦门、广州之间和长江上开始了中国人的轮船航运业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铁路事业。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在帝国主义面前表现出腐败软弱的本质,既无力抵抗外来的侵略,又丧权辱国地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在清朝政府集团内部,顽固派主张维持现状,反对任何改革,洋务派则主张有一定条件地向西方工业技术学习,以增强军事力量。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清朝政府终于同意“筹办”和“试办”铁路。1881 年,唐山至胥各庄一条9.7 km的运煤铁路开通,是中国铁路时代的正式开始。但自甲午战争后,中国的铁路权更多地落入了各帝国主义手中,中国一共建筑了两万多公里铁路,但80%以上控制在各帝国主义手中。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输市场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运输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执行的政策计划是由国家制定,投资由国家无偿提供,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利润上缴国库,市场调节的力度是很小的。这种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的缺陷日益表现出来,如企业经营僵化、国家投资负担过重,生产在低效率,低效益下运行,滋长了官僚主义作风,中央和地方利益不协调,企业缺乏活力,生产能力日渐萎缩,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4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标志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重大转变,推动了全国经济改革的高潮,运输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给运输市场带来一派生机,给企业顺利进入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公路水运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时期。10年间,公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的公路通车里程净增 37 万km,为 80 年代净增公路里程的2.6倍;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90年代初的几百公里增长到 1.6 万km,高等级公路的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已达到每百平方千米 14.6 km,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通公路乡镇和行政村的比重分别达到98.3% 和89.5%,分别提高了2.3和16个百分点;大型和特大型公路桥梁总数已达13 880座、322万延米。沿海港口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沿海主要港口新增万吨级泊位367个。内河航道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和改善内河航道7 446 km。到2000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 609万辆,为90年代初汽车保有量的2.9倍;民用船舶拥有量达23万艘、5 128万载重吨,船舶艘数比90年代初下降了43%,但载重吨则上升了34%,反映了船舶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

“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继续坚持改革和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能力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其间,随着对交通运输业投入的加大,运输能力大幅增加,2004年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70.6亿t,比2000年增加了25.%;货物周转量69 442 亿t/km,增长56.7%;客运量176.7亿人,增长19.5%。交通运输初步满足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快速增长。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从2005年的558.64万km增加到2010年的704.27万km,增长26.1%,年均增长4.7%;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由2005年的184.7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327.91亿人,增长77.5%,年均增长12.2%;旅客周转量由17 466.7亿人·公里增加到27 779.2亿人·公里,增长59.0%,年均增长9.7%;货运量由186.20亿t增加到320.30亿t,增长72.0%,年均增长11.5%;货物周转量由80 258.1亿吨·公里增加到137 329.0亿吨·公里,增长71.1%,年均增长11.3%。

十二五”到“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的 10 年,是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的10 年,是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的 10 年。到“十三五”期末,铁路运营总里程达14.6万km,覆盖 99% 的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高铁运营里程大约3.8万km,居世界第一位,覆盖 95% 的100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例由2017年的7.8% 增长到2019年的9.5%。水路由 14.14% 提高到16.17%。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超过了20%。动车组列车承担铁路客运量约 70%。动车组已成铁路旅客运输主力军。网络售票比例超过80%。高速公路15.5万km。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世界第一位,覆盖了98.6%的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1.61万km,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 2 530 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7 000 km。民用机场241个,覆盖了92%的地级市。共享单车日均订单量超过 4 570 万单。目前为止,已有19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了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0多万张,车辆运输证约104万张。共享单车在全国360多个城市投放运营,投入车辆达到 1 945 万辆。现在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车辆超过20万辆,开通运营的城市有180多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