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在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的倡议下,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通过了汽车品牌互补计划(BBC),即在同一品牌之间实施工业互补计划,这在事实上取代了原先不太成功的东盟工业互补计划。汽车品牌互补计划的实施,使得东盟工业合作中的主体从本土企业向跨国公司转变。可是,因为汽车品牌互补计划中不同国家生产的汽车往往不是同一个品牌,规格和标准实现互补面临着不少困难。
汽车品牌互补计划在东盟工业互补计划的基础上将东盟地区内零部件交换项目的优惠政策局限在某一品牌,即在东盟国家投资的且拥有分公司的投资商才能享受该计划带来的好处。这样就解决了东盟工业互补计划机制下因零部件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的合作失败。汽车品牌互补计划的主要受益企业是日本和欧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跨国公司。丰田、本田、三菱等企业已经在东盟地区形成生产网络,地区内零部件交换的税收优惠使日本汽车跨国公司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汽车品牌互补计划在开始阶段也遇到不少问题,如东盟最大的国家印尼并没有加入,后来通过日本政府和跨国公司的积极游说,印尼于1994年9月宣布加入了该计划。总的来说,由于日本政府和日本跨国公司的积极推动,东盟汽车品牌互补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为东盟工业互补计划的改进,汽车品牌互补计划的实行虽然也不尽人意,但仍然可以说是东盟工业合作中相对比较成功的案列。主要缘于以下因素:主要动力来自于日本从事汽车制造业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已经在东盟地区形成了成熟的市场网络,它们在推进东盟工业合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政府和部分本地私营企业的直接或间接跟进,使得汽车品牌互补计划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其中主要受益的还是日本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由此可见,汽车品牌互补计划实施的特点是东盟工业合作中的主体由以本土企业为主转为由外国跨国公司为主。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就已经在东盟国家进行投资经营。当时,美国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因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以及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而退出了东南亚市场。日本企业则苦心经营数十年,丰田、本田、三菱等主要日本汽车品牌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联系紧密的生产、营销网络,基于品牌零部件的互补具有明显优势,日本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其政治影响力来推进汽车品牌互补计划,并借助日本政府的谈判力量来影响东盟成员国关于汽车品牌互补计划的政策。(www.xing528.com)
表13-1 日本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东盟地区零部件生产分布
资料来源:Fourin Jochen Legewi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 ASEAN:The Role of Japanese Companie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00,Vol.5,pp.204~233.
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印尼工业部的官员曾要求日本国际贸工部和日本汽车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加强对印尼的投资,日本方面则提出印尼加入BBC计划就是吸引外资的有效方式,日本国际贸工部部长Kozo Watanabe在1992年10月会晤东盟各国经济部长时,要求印尼加入BBC计划,同时建议印尼政府启动日本—印尼政策对话机制。[5]通过该对话机制,日本政府及其汽车制造业的跨国公司成功游说印尼政府改变了政策,印尼于1994年9月加入了BBC计划。[6]由于落实BBC计划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会对泰国的财政税收造成损失,泰国财政部长期拖欠BBC计划的税收优惠返还。日本汽车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则通过各种途径对泰国施加影响,试图改变泰国在税收优惠问题上的态度。199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日本—泰国政策讨论会上,日本国际贸工部就敦促泰国政府尽快落实BBC计划中的税收优惠政策。[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