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控股的问题。外资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技术、品牌以及渠道的优势是明显的,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等支柱行业中。通过20世纪90年代末的危机,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外资政策。1997年12月,泰国规定只要泰方合伙人同意,外资的投资比率可以超过50%,直至100%;马来西亚在2000年底,对制造业部门的新投资与扩大投资,撤销了外资投资比率的限制;印尼缩小了“限制外资投资行业部门”的名单等等。凭借这些政策,跨国公司进一步扫清了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障碍,他们通过在合资企业的增股,或者干脆兼并竞争对手,从而一举掌握了该地区国家制造业市场,如美国阿穆特尔公司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吉打晶片厂,完成了对马来西亚晶片行业的控制。在危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外资公司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在原有的合资公司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持股比例,从而加强了对合资公司的控制,这使得技术扩散和转移的效应更加趋于缩小。
为了迎合技术学习的需要,东道国往往采取合资的形式,以创造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的环境,但合资的形式也并不意味着现实中技术的转移和学习过程会一帆风顺。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市场和品牌的优势,在技术上采取与当地股东隔离的方式,形成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当地股东要想在合资公司中子品牌中取得相应的技术,仍然需要支付技术费用,所以东南亚国家规定的合资标准,只是使当地企业能够在利润上和跨国公司有所分享,而对核心技术的取得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其次是技术转让和自主研发费用的问题。由于东南亚金融市场相对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大型机械制造业,如汽车等一直处于缺少资金的状态(某些大型国家资助项目除外)。对于靠“买技术”支撑的合资企业而言,巨额技术转让费让企业对自主研发有心无力。而对于毫无“外援”的当地品牌而言,资金困难更突出,表面上销量翻番,但由于技术含量低,利润十分微薄,难以支撑巨额的研发支出,而不实现技术升级就只能停留在市场的底层。东南亚较多劳动力较为丰富的国家,但是一个能够足以带动自主研发的企业往往是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的结合体,像汽车行业这样的自主研发需要高昂的投入,当地厂商往往难以实现,所以从本文的观察中,难以看到东南亚国家在汽车产业较大的技术突破。(www.xing528.com)
再次是外部经济的影响。东南亚各国出口不断攀升,美元持续贬值,由此带来了东南亚各国实际汇率的变化。基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当地进行零配件采购,丰田、通用、大众等企业都加大了在东南亚进行零部件当地采购的战略。但这种优势有可能随着货币的实际升值而逐渐消减,由于巨大的采购量,汇率变动会对跨国企业带来高额的损失。一旦这种损失超过当地零配件的成本优势,不排除跨国公司将重新考虑零配件的全球采购战略,更换零配件的供应商。事实上,从东南亚到中国、俄罗斯、印度等货币价值洼地国家转移组装厂,说明了由于全球生产网络所带来的大量出口,以致所引发的汇率变动,已经成为引入投资、提升当地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是优惠政策的问题。当地厂商面临的不只是汇率导致的利润损失,还有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的合资和外资独资企业。比如进口零配件的汇率优势正在给合资企业们增添价格竞争的砝码。在东南亚,合资企业的核心零配件较大程度上都采用进口,进口汇率的优势增加了当地厂商的市场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