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地处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陆上交汇点,国土面积67万平方公里,是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国。东面与泰国、老挝相连,西北部与印度、孟加拉毗邻,北面和东北面与中国接壤,南临安达曼海,西濒孟加拉湾,海岸线长2655公里。缅甸气候良好,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著名粮仓之一。
19世纪中叶,缅甸在三次英缅战争后,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殖民者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1948年缅甸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首任总理吴努执政期间是缅甸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各项指标一度在东南亚地区名列前茅。但英国殖民者统治缅甸期间,在缅族地区实行直接管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则继续保留当地土司、山官的封建特权,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人为扩大缅甸各民族隔阂。独立后不久,殖民者种下的民族矛盾祸根就开始激化,缅甸中央政府与一些少数民族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战,克伦族反政府武装一度兵临仰光城下。
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上台后,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制”,经济上通过“国有化”运动没收私人资本,并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继续坚持强硬立场。缅甸在奈温20多年的统治下,经济日益凋敝,社会矛盾不断上升,内战更是蔓延到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1988年3月和6月,首都仰光爆发了由学生、市民和工人参加的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奈温下台,缅甸新军政府开始执政。缅军政府上台后,废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发展私人企业,积极引进外资。可是,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以缅甸军政府打压民主为由对缅实施经济制裁。制裁和孤立政策适得其反:它们给缅甸人民带来痛苦,同时为对话与和解蒙上了阴影;它们加深了缅甸领导人对西方的消极看法,使之难以打破军政府转向孤立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政治发展方向。[1](www.xing528.com)
以苏貌为首的缅甸国防军高级将领成立“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恢委会,后改组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接管政权,宣布废除在缅甸实行了26年的“一党制”,开放党禁,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先后与17支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签署和平协议,并承诺在1990年举行多党大选。1990年军政府大选惨败,提出“先制定宪法,后移交权力”,此后一直面临“合法性不足”的挑战,为缓和国内矛盾于2003年提出“七步民主路线图”。按此方针,2004年恢复制宪国民大会,2007年通过制宪基本原则,2008年2月提出新宪法(草案),同年5月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为了保证大选的公正,2010年3月,和发委主席丹瑞签署《联邦选举委员会法》、《政党注册法》、《人民院选举法》、《民族院选举法》、《省(邦)议会选举法》等五部重要法律,缅甸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在2010年内举行多党大选,落实路线图计划中的第五步。从2010年3月起,一些原有的合法政党和新组建的政党纷纷向新成立的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了注册申请。吴登盛总理也根据法律规定脱下军装,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成立巩发党并担任党的主席。8月,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确定大选日。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大选,大选结果显示,由现任总理吴登盛领导的巩发党取得绝对性胜利。巩发党在这次大选中选举产生的联邦议会将在选后90天内召开首次会议,并在会上选举产生总统、副总统组建新政府,军政府将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走完“民主路线图”的最后两步。总理吴登盛当选为缅甸总统,于3月30日发表就职演说,根据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规定,缅甸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是包括三军总司令在内的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为了保证军队在缅甸未来政治中的领导作用,宪法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写明了“缅甸国家要促进真正意义上多党制民主的实现,同时也保证军方能够参与国家政治领导的角色”。各级议会25%的席位要留给三军总司令提名、非选举产生的议员。西方批评者普遍认为,缅甸“军人主导”的独特体制仍然存在,选举只不过给军政府披上了一件合法性外衣。
正是因为缅甸在政治上的长期不稳定,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缅甸早在独立之初就提出的强国富民的发展工业化计划一直无法兑现。农业为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2010年,缅甸的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2%,农业劳动力1890万,约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70%。工业产值在2007/2008财政年度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86%,全国有工业区18个,工厂9849家,从业人数约174万。主要工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