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解析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解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60多年后的2008年,张培刚又对工业化的定义进行了新的阐释。[7]钱纳里等人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或发展画等号。(二)狭义工业化与广义工业化工业化的概念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内涵。换言之,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9]这一界定与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界定雷同,他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定量”,是一个结构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解析

(一)工业化内涵的深化

什么是工业化,其实质是什么?这是研究东南亚的工业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和各种学派对工业化的含义目前仍然存在着歧义,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不同的解释。

较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的定义主要有如下几种:德国经济史学家鲁道夫·吕贝尔特从生产工具的角度出发,认为工业化就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发展过程。[1]西蒙·库兹涅茨则从资源配置结构转换的角度,将工业化定义为资源配置的主要领域农业转向工业的过程,如其所言,工业化过程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2]撒克从产业结构角度出发,认为“工业化是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3]科帕垂尔(Kirk Patrick)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视角定义“工业化是经济中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其特征是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运用技术、机械电力来补充和代替人的劳动,它也是现代的、一体化的,以城市为基地制造业的建立”。

为了适应二战后很多欠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发展经济的需要,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成为指导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经济理论。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工业化的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初期,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Economic Dualism)、纳克斯的恶性循环论(Vicious Circles)、莱宾斯坦关键临界推动力(Critical Minimum Effort)、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Take Off)、罗丹的大推进理论(Big Push)以及赫希曼和斯特里顿的不平衡增长理论(Unbalanced Growth)等影响下,工业化与经济增长是画等号的,并且工业化是建立在牺牲农业的基础之上。[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之后,在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农村机械化、农民市民化的本质就是工业化时,工业化的内涵有所扩大,工业化本身不仅包括了三大产业的变化,制造业部门的附加值增加,而且涵盖了农业产业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特点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工业化以其雄厚的物质基础、资本实力和生产条件加速了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制造业的基础作用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消费者,更是技术创新的投资人。发展经济学又赋予了工业化崭新的内容与现代的含义: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发展中国家必须实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化,以工业化培育和推动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5]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提出了“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他把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遍及于这个社会”,并指出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6]60多年后的2008年,张培刚又对工业化的定义进行了新的阐释。指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各种随着企业机械化、建立新工业、开发新市场及开拓新领域而来的基本变化。……这个定义要比大多数学者所用的定义或解释要广泛得多,它跳出了把工业化局限于工业的狭隘圈子,把其他产业(如农业改革)也纳入了工业化的视野,从更高层次上开辟了工业化理论研究的新思路。”[7]

钱纳里等人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或发展画等号。他们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认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而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这种结构变化“不仅包括生产、需求、贸易、资源使用和人口等方面的结构变化,而且还包括城市化和收入分配等过程的变动”。他们认为,投资和储蓄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重要的是要进行全面的结构转变。因此,研究工业化的主线就是深入考察经济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8](www.xing528.com)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投资贸易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与扩展。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尤其是其中的新兴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

(二)狭义工业化与广义工业化

工业化的概念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内涵。

狭义的工业化从产业的角度把工业看作是农业的替代产业,因而认为工业化就是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换言之,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根据权威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9]这一界定与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界定雷同,他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定量”,是一个结构转变的过程。[10]

广义的工业化的内涵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然后表现为这一过程引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最终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上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例如,杰弗里·W·哈恩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更宽泛的角度对工业化进行定义:农业人口的比例减少,就业人口的比例增加;技术日益成为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劳动分工日益复杂。职业流动迅速增加,以成就而不是以门第出身衡量人;具有高度的结构分化,计划周期变得较长,根据现代科层制管理。“工业化在社会方面将引起这样一些变化:人口增长率得到控制,核心家庭取代大家庭,妇女的社会参与率提高;教育普及,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人们从相信宗教神学变为相信努力工作、科学技术理性和进步等工业文化。工业化在政治方面的变化是:民众的参政要求提高;技术专家在政治中的地位上升。从制度来看,工业化是工业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制度取代传统生产方式和小生产制度并成为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过程。传统的手工业方式相继被机器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方式和智能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继被商品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简单分工让位于社会化大分工,工厂制度和企业法人成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基本组织形态。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