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核算可转换公司债券

如何核算可转换公司债券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分确认为资本公积。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假定20×2 年1 月1 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如何核算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分确认为资本公积。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分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即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确定负债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即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确定为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企业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分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贷记“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前,在资产负债表日,同一般债券处理方法相同,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债券利息费用和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额。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按其权益成分的金额,借记“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如用现金支付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还应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0-8】 红岭公司经批准于20×1 年1 月1 日按面值发行5 年期、票面利率为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 000 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 债券发行一年后可以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 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 元。 假定20×2 年1 月1 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红岭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20×1

年1 月1 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

=面值×复利现值系数(P/S,9%,5)+利息×年金现值系数(P/A,9%,5)

=200 000 000×0.649 93+200 000 000×6%×3.889 65

=176 661 8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200 000 000-176 661 800

=23 338 200(元)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38 2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3 338 200

(2) 20×1 年12 月31 日计息时:(www.xing528.com)

摊佘成本=200 000 000-23 338 200=176 661 800(元)

实际利率=9%

利息费用=176 661 800×9%=15 899 562(元)

借:财务费用等 15 899 562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562

(3) 20×2 年1 月1 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佘额

=200 000 000-23 338 200+12 000 000+3 899 562

=192 561 362(元)

可转换的股数=192 561 362/10=19 256 136.2(股)

不足1 股的部分支付现金0.20 元。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3 338 200

贷:股本 19 256 136

应付债券——可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38 638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6 643 425.80

库存现金 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