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信任主体主要依靠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是否信任对方。根据关系的远近,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组织特殊信任可以分为对亲人的信任、对熟人的信任和对半熟人的信任三种类型。
1.对亲人的信任
这里的亲人主要是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属,如家庭成员、直系亲属。表4-1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熟人的信任度非常高,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家庭成员的平均信任得分为4.72,对直系亲属的平均信任得分为4.36。
实际上,在调查的过程中,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我们对亲人的信任程度调查表现出一定的困惑。
“出门在外,如果有亲人陪同是最好的,亲人肯定值得信任的,毕竟血浓于水啊。”
童志锋的调查数据发现,甘肃省金昌市双湾镇旧沟、赵家沟两个村落的村民对家庭成员的平均信任得分为4.95,对直系亲属的平均信任得分为4.44;[2]李伟民等人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家庭成员的平均信任得分为4.59,对直系亲属的平均信任得分为4.33。[3]由此可见,本研究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家庭成员与直系亲属的信任度比农民的信任度要略低一些,但比城市居民的信任度要略高一些。
2.对熟人的信任(www.xing528.com)
熟人就是与之交往比较密切,比较熟悉的人。一般来说,熟人之间的信任度和合作意愿都比较高。那么,信任对象中哪些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熟人呢?从表4-1中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对“老乡、同学和其他亲属”的信任程度比较高,平均信任得分分别为4.15,4.16,4.20,我们把这三种人员看作为“熟人”。调查前,我们原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对“其他亲属”的信任度应该和对“家庭成员”与“直系亲属”的信任度比较接近,可是实际调查数据并不符合这一假定。
3.对半熟人的信任
半熟人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交往不够频繁的关系类型,这种人际关系类型由于彼此缺乏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只是表面熟识,但并不知道对方根底的状况。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把公司里的一般熟人、企业管理者和工友归为这一类。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公司里的一般熟人的平均信任得分只有3.35,对工友的平均信任得分为3.56,对公司企业管理者的平均信任得分最低为3.02。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公司里的一般熟人、企业管理者和工友的信任平均得分相差不大,但是在新生代农民工内心中对他们的认识却有所差异。在深度访谈中,提到的公司里的一般熟人,L先生说:
“公司里的一般熟人就是平时见面大家都会打招呼,彼此也都会帮个小忙什么的,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要是真遇到个事情,这些人是指望不上的,还得靠自己人。”
由此可见,虽然公司里的一般熟人就生活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边,但是这一群体往往会被新生代农民工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他们心里,当自己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一群体是帮不上忙的,因此,也就不会真正信任他们。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工友直接的互动交流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流动性比较大,工友之间并不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熟人关系,这种暂时性和流动性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工友的信任并不像对老乡和同学那样高。
企业管理者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往也是比较多的,也可以看作是“半熟人”。但是由于企业资源是有限的,企业管理者常常会动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益,而损害新生代农民工利益。因而企业管理者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存在比较激烈的利益冲突,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不信任。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度不高,平均信任得分只有3.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