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15 名居住在法国和德国的中国消费者(被访者的基本信息见表4)进行了定性深度访谈。这些受访者是根据“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标准选择的,这些标准被认为是奢侈品消费中最具决定性的变量(Dubois & Duquesne,1993)。据此,我们研究了三组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收入水平较高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以及不那么富裕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每组有五名参与者,收入水平较高的:月收入超过8 000 欧元,受教育程度水平较高的:至少持有学士学位)。参与者年龄段为24—46 岁(七人不到35岁),大约一半男性和一半女性(八名男性和七名女性),居住在欧洲至少两年(其中九人在欧洲生活了五年多)。
Lu(2004)在2002年访谈了在中国大都市(北京、上海)工作和生活的中国精英。这些中国精英通常比较年轻(年龄范围:25—40 岁),拥有中高收入水平(月收入超过8 000 元),受过良好教育(至少持有学士学位)。Lu 使用了半结构性访谈的定性方法。由于他的七个访谈笔录是可以被查找到的(Lu,2005),我们将这个七个访谈作为我们研究的一部分样本,以便进行两组消费者之间的比较分析,即样本1:中国消费者样本(Lu 的2002年样本)与样本2(我们的2008年样本,即生活在欧洲的中国消费者样本)。
在访谈中,我们从几个人口统计问题开始热身,然后探讨了受访者对奢侈品的普遍看法。然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他们最近一次的和第一次的奢侈品购买体验,让他们比较这两次购买体验。在最后一部分,我们提出了几个关于社会伦理和道德标准的问题,以探索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对他们的奢侈品消费的影响(见附录I中的一个访谈笔录样例)。
表4 被访者的基本信息(www.xing528.com)
续 表
每次访谈持续约一个小时。所有访谈均以中文进行并被录音。然后我们将访谈录音转录成中文笔录,这些笔录随后又被翻译成英文。
分析中涉及两个样本和两个方法。首先,我们分析了样本2,其中包含我们在2008年进行的15 次访谈。通过主题内容分析,我们生成了主要的态度维度,然后使用词法分析进行量化(词法分析使用Sphinx Lexica 进行)。然后,我们将样本1(2002年收集的Lu的样本)和样本2 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