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记载了齐国的一个小故事,起首讲“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这个故事广为人知,就不再引述。孟子是战国末期人,生存在周朝最后的乱世。这个故事通过一段家庭生活,讲述了孟子那个时代的很多细节。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人看来,是很冲突的。①齐人有房产,并且有“一妻一妾”。②齐人却在外面当乞丐每天要饭。③妻妾通过跟踪,最后才发现了齐人每天要饭的事实。
这三个事实从今天来看是难以理解的,或者说很难一致起来的。第一,①②之间的矛盾,齐人有产有家,为什么需要要饭?或者既然要饭,为什么能有房产,还能够娶妻,甚至娶妾?这个疑点很大。第二,①③齐人有产有家,为什么妻妾并不直接知道却通过跟踪这样的非正常渠道才能了解其生存经济来源?第三,②③齐人每天要饭的事实,并不是正常渠道能够了解的。
齐人能够蒙骗其妻妾这件事情,在大量问题上都有疑点。从本质上来看,这说明了今天的家庭经济结构和经济运作模式,是与古代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深入每一个细节之中。第一,有产有家的个体,未必能够有自身独立的经济来源,也就是独立生存能力未必和有产有家相互关联。即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也同样并不妨碍其有产有家。第二,有产有家的个人,生活中未必必须向妻妾通报自己每日所从事的职业的详细信息和收入来源。这说明了,大部分人生存状况很好,没必要过问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并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但是如果要求进一步的“仕途发展”或者精神追求、报国理念,则需要过问。一般的妇女并不对自己的丈夫有这么高的要求,所以,问和不问处于无差异状况,因此不怎么问。第三,丈夫的每日生活来源,妻妾独立,妻妾有自己的生活经济来源,他们之间就这些小的开支而言,是完全独立的。
这些事实,在周朝之后的诸侯国,尤其是比较发达的齐国被保留下来,而且被保留得很好。孟子写这则故事的本意不是向我们展示这些细节,而是想说“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我们看了孟子的解读,更加惊讶了。孟子在这里用齐人的“乞丐”行为,比喻“求富贵利达”,这个思想在孟子的教诲中多次讲到,《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一章说得气势磅礴,被传为千古名句。对于乞求得到的物质财富或者权势,是乞丐都不屑的,“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这里就提到“妻妾”。财富不应该去乞求得到,如果为了妻妾的奉承而去求取,是不对的。齐人的故事也是一样,齐人为了不被妻妾嘲讽,当乞丐却不敢说,还骗人说自己每天都有大人物的饭局。
这个故事很深刻地说明了,在孟子时代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目的,(可能会)是为了获得妻妾的赞美,而即使没有功名利禄,也还是能够维系很好的生活的。这个反差说明,即使到了战国末期这个相对周朝很不堪的时代了,时人的生活也还是远远超越了今人所谓“富足”的地步。人们的追求是更高级的自我实现,而不是仅仅维持每日生存,或者基本的家庭生活。即使像齐人这样的,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也有房屋、妻妾,自己的生存能力不足,仅仅妨碍自己不能获取社会的认可,却完全不妨碍生存。这里同今天最大的区别有几个:第一,婚姻是家族之间的事情,是姓氏之间的契约,相对而言独立于个体之外。婚姻是否能够达成,当然有媒人对个体的评估,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家族、家庭之间的相互评估。另外,在结婚的时候,个体相对年龄都很小,一般还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男性是在婚姻中逐步学习并且有了独立的志向和生存能力甚至成就的,也就是女方结婚的时候是通过评估男方的家庭,从而判定其是否有生存的基本能力。在阶级社会中,这些决定了生活的基本质量,而婚后女方需要相夫教子,男方一般还只有十几岁,正在学习阶段,女方加以管理辅助,男子从而成为社会栋梁。女子对男子的期望是在婚后很久之后慢慢形成并加以培养的,不是在婚前作为条件和要求务必满足的。在婚后,女方的经济一般是独立的,是婚约谈好的契约约定,因此,男方可能是一次性支付的(或者被免除支付),并不是事后要负责每日的生活用度的。这些复杂的中国传统式的婚配安排,说明了这个齐人事实上可能还是一个小孩子,或者就是孟子的徒弟中一个比较顽皮的,受了批评,进而进入教材作为反面案例。(www.xing528.com)
进一步分析,我们要体会孟子时代齐人是极为富庶的,这是一种今人不能了解的富庶样式。从行文来看,孟子说的齐人,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底层奴隶,也仅仅是一个还可能去乞讨的普通人。这个齐人当时的生存策略有:第一,努力像孟子期望的那样做人,通过学习逐步修习自身,终于对国家有用,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有作为的社会人。第二,没有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满足于每日的生存需要,不顾廉耻,通过任何渠道吃饱了就行,对于妻妾的盼望施以骗局,敷衍应对,将来自家庭和家族的期望丝毫不放在眼中,我行我素,对自己的道德修为毫不在意。第二个,也是最坏的状况,在孟子看来就是欺骗之后辜负了妻妾,却没有拿今天的例子,例如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无法支撑婚姻等这些选项来吓唬他。这说明当时根本没有这些选项。当时的国人(具有一般的国民身份、地位的人)是非常富裕的,都会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至少有一个家庭,一妻一妾可能是一般的状况。是否能够婚配,是没有同当时这些状况挂钩的。即使妻妾会抱怨,但也还不至于穷苦到没有食物,甚至没有家庭,流落街头的状况。这个良人是有“室”的,也就是有房产的,是一个标准的国人的样子,是平均状态比较一般的,不算好的。这个人,不勤奋,不努力,但还不至于做更邪恶的事情,仅仅是乞讨。这样的有损声誉的事情,孟子就觉得已经很难接受了,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如何的。齐人去乞讨的场合,也不是今天人们看到的衣衫褴褛的乞讨行为。周朝是比唐朝还要尊重礼仪的。周朝的街上有大量的祭祀活动,得到食物和简单的饱食在当时是很容易的。那时候的所谓乞讨,就是只要伸手,就可能得到这些无偿救助的社会福利。毫无疑问,吃祭祀剩下的食物,不算是体面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在周朝这个礼义社会,人们极为重视廉耻。伸手去拿而不是通过自己努力去挣,是为人不齿的。从故事看,齐人欺骗家人,偷偷吃这些社会福利救济食物,的确很可能是一个未成年人的行为。
这个齐人偷懒,可能不努力,游手好闲,觉得这样最简单,无须自己努力挣钱。我们由此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富足状况和社会高度福利的状况。谋生、生存、房子、娶妻生子都不是问题,人们关注的是修为,是道德,是能否对社会有贡献。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从今天来看是十分不熟悉的,尤其是对于这种富庶的状况极为陌生。即使在唐宋,人们还是非常富裕的。武大郎依赖卖炊饼就能住大房子,而且是独立养活全职太太,这说明宋朝的普通百姓的富裕程度也是我们今天无法比拟的。古代的阶级秩序分明,婚配嫁娶有固定规范,士农工商,阶级、门第、阶层一般无法穿越,不是通过金钱一个维度就能够决定婚配的。今天的土豪一旦有钱,就能够吸引民女的事情,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土豪如果属于没落贵族,血统较好,还可以;如果仅仅是暴发户,士农工商不入流,也没有家长敢嫁女。清朝逐渐贫弱,有钱就能娶民女的事情才逐渐普及。
《水浒传》中描写潘金莲给武大郎喂药的事情,在宋朝未必可能,可能是元代小说家依据元代的家庭生活场景和人物关系编出来的。宋朝服务业极为发达,有名的娱乐餐饮业都是24小时营业,年轻夫妻饮食基本上全靠外卖,宋朝年轻女性应该不会有煮汤熬药的手艺。唐宋时期是中国人口身高还是大人比较多的时代,按照宋朝的尺寸,武松八尺身高,应该和姚明身高类似,若严格来算,还要高一些。在宋人讲究营养饮食普遍较高的时代,武大郎的身高在1.7米上下,比潘金莲矮不少。但是武大郎识别度高,人憨厚诚实,成就了火热的炊饼生意。即使在元朝,中国文化已经被破坏得很厉害,作者也并没有设计土豪直接娶民女的事情,可见中国文化还部分地发挥作用,不然《水浒传》中,潘金莲许配武大郎的故事,就完全没有社会生活基础了。在今天,元朝小说也成了天方夜谭,积贫积弱之后,文化尽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