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代的朝贡体系:世界无敌的明朝海军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模式

明清时代的朝贡体系:世界无敌的明朝海军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模式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的国力和海军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存在。当时明朝的海军可谓世界无敌,而且在明朝鼎盛时期选择的全球化模式仍旧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大朝贡体系,完全不屑于所谓“大航海模式”。明朝靠超时代的航母战斗群震慑海盗和海盗国家,海盗国家不在朝贡体系中,不算文明世界的,欧洲国家只能通过中国周边的朝贡国做中介代理购买中国货。

明清时代的朝贡体系:世界无敌的明朝海军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模式

明朝国力强大,到了帝国晚期,曾经和西方世界所谓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有过历史的交汇。

荷兰在西方世界崛起,赶走了明朝的中间商葡萄牙之后,在东亚同另一个渠道商西班牙进行缠斗。荷兰、西班牙都没有直接和明朝进行贸易的许可证,只能进行间接贸易,于是他们为了稳定自己的贸易渠道,希望能在明朝周边占领一个岛屿作为据点,从此开始不断非法侵扰周边。1604年,荷兰进犯澎湖,明朝总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赶走了荷兰海盗。1622年,荷兰再次侵犯澎湖,封锁滋扰漳州湾,此时明朝尽管深陷危机,还是轻易赶走了荷兰海盗,但是从此要面对频繁大规模滋扰的荷兰军事海盗集团东印度公司。1624年,荷兰频繁滋扰台湾岛,而明朝官方对于荷兰海盗仍旧是实行禁止贸易的政策。荷兰在这一时期,依赖东南沿海的海盗组织了大型的海盗走私贸易集团,在东印度公司的维系下,贸易量大增,因而变得越来越贪婪。

1628年,郑芝龙集团接受明朝招安,荷兰希望通过郑芝龙间接取得对明朝贸易,但是明朝收紧贸易许可证,荷兰贸易受阻,于是蛮夷决定蛮干,东印度公司决定在1633年后对明朝进行大规模海战。荷兰集中了其远东多数重要的军舰,加上各地搜罗招募的海盗船共50多艘,聚集了大量人手,于1633年7月在南澳发动袭击。10月,明朝军舰开始迎击。明朝的舰队打了几炮之后,荷兰军舰遭到重创,50多艘海盗船尽数覆没,荷兰宣布投降,开始非常乖巧地纳贡。西方海战重在技术,而此时明朝的海战舰船和火器是超越时代的。这次海战表明,西方所谓海上霸权同明朝海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明朝此时距离1644年崇祯帝被困、明朝灭亡已经很近了,在国家内外交困的条件下还能轻易战胜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可以想见明朝在巅峰时期的军力和国力在当时世界是无与伦比的。不久之后小冰河期叠加国内战乱,明朝灭亡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明初郑和动用海上武装力量,用宝船去迎回建文帝。宝船,十几层高,在海上有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能维系数年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这种航母战斗群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武器。明朝的国力和海军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存在。当时明朝的海军可谓世界无敌,而且在明朝鼎盛时期选择的全球化模式仍旧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大朝贡体系,完全不屑于所谓“大航海模式”。西方各国那时候还处于为了谋生的海盗阶段,为了获得一点儿利益,愿意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获取财富。而明朝发展阶段早已经超越了思考生存问题的阶段,明人考虑的是长久的发展归化、世界的稳定平衡,国内的精英关注的是内心世界的升华,老百姓过着富足的生活,没人愿意从良辰美景中走出,体验命悬一线的海盗生涯。

西方历次大航海时代的本质就是海盗泛滥的时代,各小国听说外面有发财的机会,纷纷借钱出海,因为在外面既不受国内的法律约束,也没有国内的随时监督,只要能把货带回来,无论如何洪水滔天都没有人知道。海盗技术不断发展,从国内上市借钱,到外面越洋劫货,回来还钱继续发行股票,从而刺激了荷兰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英国、法国,到后来的美国,无不是延续类似的海盗经济模式,从海外取得非法利益,在国内通过金融业洗白,不断增加母国金融资本的力量,最后经过几百年掩去血污,慢慢演化到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东印度公司最早源于荷兰,创立后发行股票,有铸币权和武装力量,一手货币一手军队,在全世界发展。东印度公司在1840年打败了清朝,签好条约后进入中国开展业务。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时代,也就是成为海盗的半自由越货区。

明朝不可能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主要原因是,明朝是世界海上贸易的老东家,靠合法生意已经垄断了世界贸易的生产和发售环节,全部是硬通货。世界范围的九成流通白银,全部被明帝国垄断。西班牙是明帝国贸易链条上的一个中介商人,先开船去美洲——美洲有当时占储藏量比例很高的巨型银矿,装满白银,运到菲律宾卸货,通过中间商人购买明朝的瓷器。西班牙在其鼎盛时期,垄断了从美洲殖民地到中国的渠道,成为渠道商人中的老大。葡萄牙垄断了印度洋航线到中国的贸易。后来,荷兰人消灭了这两个渠道商,自己垄断发财,建立世界金融帝国。其后,英国人灭了西班牙。几百年间欧洲渠道商人为了获取瓷器贸易的中间商老大的地位,一直在战争。欧洲百年海战,仅仅是为了争抢与中国通商的航道。明人专心于形而上的艺术创作,没有心思参与底层的渠道商之间的百年战争。层次有云泥之别,所以西方人传统称中国为“Celestial Empire”,天朝上国。两个世界的精神和技术上不在一个层次,没有什么交集。

明朝的高科技艺术品,在全世界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普通青花瓷盘贩运到欧洲价值在10头牛上下。而西班牙、英国的王室不满足于这些产品,通过明朝内部的专门中介机构去景德镇高价单独定制印有家族徽章盘子,价格也极高。瓷器是横跨时代的世界级硬通货,不仅销往欧洲,还销往非洲。白人用盘子购买奴隶,贩卖到美洲,人贩子只认中国货,不收白银。这就是大航海时代的世界贸易格局。人们问:为什么欧洲人不能直接和明朝做生意?明朝靠超时代的航母战斗群震慑海盗和海盗国家,海盗国家不在朝贡体系中,不算文明世界的,欧洲国家只能通过中国周边的朝贡国做中介代理购买中国货。欧洲只有当渠道商的资格,是明朝科技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使然。而清朝用一百年的时间在中国内部遏制中原本土意识形态,抵制中原的科技生产链条,大量毁灭高科技企业的结果,就是后来渠道商发现新上台的执政者不但没有航母战斗群,而且手里的军火也比老东家落后太多,于是新老渠道商联合起来强抢了清朝。

瓷器不是简单的科技产品,今天早已经无法复制,欧洲几千年也没掌握瓷器的核心工艺和技术。巅峰时期的中国科技融于小小的瓷器之中,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硬如铁。要想制造宝船更是难以想象,无论金属加工制造工艺,还是超级船舶潜艇的设计思路、加工方法,还有海上生存的循环生态系统,都是今人难以猜测的绝密科技。(www.xing528.com)

清兵入关的时候,从汉奸手里购买了大量热兵器。清朝统治者没有信心驾驭这么超前的科技,灭明的时候,中国的社会创造力和科技水平处于全球科技的巅峰,超越其他国家太多。清朝经过评估,觉得既没有能力控制,更不需要继续发展创造,吃老本也足够了,因为害怕控制不了民间的科技研发机构,或者担心于己不利,于是逐步压制后创新能力消失,留下一个被阉割了技术创新的经济系统。清兵入关时是奴隶制度,在清朝的意识形态下,中国精英知识阶层被奴隶意识压制百年,也逐步丧失了创造力和自信力,更逐步放弃了中国传统文明,到20世纪初沦落到拥抱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文化。最高级的被围剿后,剩下的就成了最高级的。

到了八国联军侵犯皇宫、圆明园的时代,各个国家组成的联军军官,不少祖上曾是明朝瓷器的各级渠道商,他们从祖传的故事中早就获知当年老东家的武器非常超前,小人书还在却没有物证了。这次他们合伙抢劫皇家宝库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找到明朝时期超越时代的武装的线索甚至资料。当时他们撬开皇家宝库之后发现,自己手中使用的竟然不如明朝的火器先进,而且完全不明白原理,于是拿回去逆向工程,不久之后武器开始升级,在几次实地战争后令对方血流成河。海盗之间从此展开军备竞赛,加速全面装备备战,西方世界重拉战火,“一战”点燃了。19世纪技术升级的速度惊人,其来源始终是一个谜。

清朝就自身基础而言,不继承明朝的技术只对战争这个方面并不算决策失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例,英军的火器是燧发枪和击发枪械的混装,有效射程短,不但不如明朝的火器,就连相比清朝升级之后列装的火铳也没有明显优势。在那种射速的战斗中,弓箭的效果更好。英国或者说东印度公司的企业雇佣军,也就是武装保安,使用的是刺刀战,通过战术运用集中在巷战中使用刺刀与清军搏杀。武器不是问题。以技术论的战争历史观无法解释现实提供的诸种变化。就武器而言,如果清军努力继承明朝的技术,在本书有关技术的专门章节,就会讨论到技术使得秩序低下的清朝更快衰败。而清军几百年之后即使没有列装更先进的明朝火器,也还是没有武器上显著的劣势。所以,军事失败是另外的因素导致的:无道导致秩序低下,武装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和手里的枪械没有关系。

从世界的整体秩序来看,明朝以及之前的丝绸加工品、瓷器等高端手工业奢侈品制造业产品,引领世界时尚潮流数千年,审美千年而来都是世界顶级的,世界没有任何替代品可言。欧洲国家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欠发达地区,其达官贵人长期追捧中国的奢侈品,将之作为炫耀性消费的唯一终极目标。然而到了清朝之后,丝织品和瓷器的制造工艺品质,甚至审美都大大衰落,逐渐变得不入流了。到了今天,竟然一切都反过来了。欧洲成了奢侈品的制造地,老东家的子孙学会了炫耀性消费的心法,开始疯狂海淘西方奢侈品。历史总在此消彼长之间。

明朝灭亡的原因除前面章节分析的人为决策和秩序等级下降之外,还有一些短期非人力所能及的原因。明末小冰河期期间,气候急剧变化,黄河以北大旱,灾难不断;长江以南处于极寒冰河期,长江冰冻,漕运被迫停止,运粮的漕船冰冻在江中。断粮后,地方社会在饥荒和瘟疫下失控。福建、两广寒冷如塞北。瘟疫盛行,绝杀京城。闯王入京,出;清入京,没出。历史就此掀开了一页。

清兵入京也仅仅是打败了本来就没想留下来的李自成农民军,对南方明朝大军却无能为力。事实上,清兵打败能打进帝都的李自成精锐部队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明末的谜局太多。崇祯殉国,要求太子也一起死社稷,又是一个谜。几个谜局就奠定了历史大势:南方在正统消失之后,为了正统开始争夺。在皇权争霸赛中,各方本来没有把刚从原始游牧制度走出来,靠采集野山参发财的保健品老板放在眼中。事实上清初的扛把子起初也没有自信能维持这么大的场面。然而在南方内斗背景下,刚进入皇城的清朝决策者,受到诱惑太大,逐渐开始坚定,决心不退回去长白山了。清兵南下后,在没有长远指导思想下,野蛮部落本质显现,最终将自己绑定在无法退回去的死刑柱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惨剧不断,生灵涂炭,清朝被命运裹挟着开始颤颤巍巍执政。出家的顺治是看懂了、参透了,苦劝皇族舍去荣华富贵,回归满洲老家。可是一重诱惑加上一系列犯罪之后,其子孙不忍也不能离去了。清朝在200年铅华荣辱后,消失在历史中。

回想起来,如果太子南下,即使明朝秩序不稳,有毫无争议的继承人维系国本,以南方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基础,像南宋一样冲出一个南迁繁荣阶段也不是什么难事。明清之间,历史比小说玄幻复杂无穷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