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社会不同,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是很早的。奴隶社会的瓦解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周朝的鼎盛到没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两次典型的秩序下降阶段,一个是春秋,另一个是战国,我国历史上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期和战国乱世。但是很奇怪的现象是,奴隶社会瓦解的时期,几乎所有知识分子(历史和经籍的记录传承者,以及百家争鸣的不同派别)都一边倒地认为这是一个秩序下降和倒退的过程,而不是我们今天按照一般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的历史向前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过程。
这个时期到秦朝,是一个奴隶社会逐渐瓦解,走向封建社会的时期。贵族和奴隶之间的关系,被贵族和平民的关系逐渐替代,而反映在东西方的文化上,是一个急速民主化的过程。奴隶获得了脱离其所有者的权利,民众的权利地位表面上提升了,民众可能在旧制度的“恶”逐步显现之后,就大量脱离了对贵族的依附关系。无论通过饥荒、疾病还是战争,最终的结果是,贵族无力为民众负责,民众疏离了贵族,原来的完全的权利义务关系无法维系,社会秩序下降,原有的社会规则走样,终于瓦解。民众更独立了,人与人的关系也更加不紧密了。对民众负责的不再是具体的某个贵族,变成了国人之上的国家,公民开始出现,这就是普通平民阶层的涌现。西方出现了城邦国家,东方出现了春秋战国式的诸侯国家。中国历史上核心地理区域的诸侯国也是在100个以上的,而且很多很小的“国”是没有记载的,或者没有详细记载说明的。这些小的邦国的出现,体现了旧制度的瓦解,旧秩序无法维系了。孔子在春秋时期详细记载了这个过程的主要细节。这个过程与其说是自下而上的,不如说是自上而下的,就传统知识分子的视角而言,显然也是因为王和贵族的舍弃规则,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崩坏。很多事件都佐证了这个过程,例如田忌赛马,出现了对于既定规则的突破,也就是败坏。这类败坏,以很快的速度在上层传播,就像瘟疫传播开来,于数十年间也来到下层,瓦解了整个社会。
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因为这个过程与其说是一个毁坏奴隶制度的特定事件,不如说是一个转折变迁的典范性过程,从而成为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范本和模型。老子是周朝的公务员,出身高贵,座驾很酷。他出关的时候,正好是周期开始大变革的临界点,其后就进入一个衰亡期间,我们叫作春秋。孔子出身高贵,记录了春秋的大事件并且加以评注,很多书籍都是孔子开班教学时候修编而成。
春秋时期推动历史的两个重要因素,客观上说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化,经济上开启了人与自然抢夺资源的一波大战。从主观上看,社会开启了世俗化的道路,原有的“周礼”开始松动到败坏。可能这是人类第一次经历这个信念的衰败过程,因此还是非常缓慢的,竟然经历了几百年。从观感上看,可见过去的信仰体系是多么坚固。后世两千年中,人们仍旧念念不忘这个体系,还对其修修补补。尽管这个体系在很多伟大的帝王临朝执政时期恢复了不少,但是终于还是在一般的规律下,随着时间逐渐衰弱。
孔子开启的就是世俗化的教育道路,在原有的体制内和信仰系统之外,自己兴办私立学校。其所用教材也很丰富,但是相比于官办的学校教授的内容,孔人所用教材的内容都是孔子本人按照自己的理念加以选编修正的,所以还是有很多内容同体制内的不同。这种修改主要基于两种因素。第一,私立学校提倡有教无类,学生的平均素养还是比较关键的,因此很多教案不能太深,像老子展示给高水平公务员的那种教育模式,是不能实行的。连老子都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是以为道”,孔子也是摸索着慢慢发展教育。第二,很多内容是随着社会背景、原本体制、信仰而逐渐松懈的,从老子的角度来讲道,人们很难相信和接受,所以就近便的东西来参悟类比就好。因此主要还是讲“道不远人”,即从身边的例子开始讲起,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身边的“经济学”,身边的“禅宗”,从吃文化讲“历史”,白话“三国”,戏说“水浒”,等等。为了让普通大众的子弟能了解一些深刻的知识,孔子煞费苦心,举了很多比喻和例子,就像现在的MBA主要以案例教学为核心,课堂讨论为主一样,孔子也改变了很多传统的讲授方式,放开了很多约束,以适应市场化和世俗化的大趋势。孔子的把握还是很精准的,因为春秋之后,社会松散和变乱得更厉害了,直接开始了“战国”。血腥的时期直接进入视野之中。
孟子就是在战国的背景下还坚持进行世俗教育的好教师。但是孟子的时候条件要差了很多,原来的理想是“恢复”,而孟子已经思考清楚了,未来是恢复不了周礼了,于是直接开始宣讲一种更接近世俗发展趋势的社会模式,就是用民主制度来改造当时的乱局。因为不民主已经不行了,人们的心已经“放”了,所以孟子讲“尽心”,“求放心”。
《孟子·离娄下》第十九章:“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周朝人眼中都是公子、仕女的温文尔雅,孔子看到一些变化,已经很上火,此时孟子看到的世界,已经是“禽兽”的既视感。可见社会变迁的速度尽管缓慢,但是整体效果还是极为显著的。既然有云泥之别,那么也很难再生“妄求”心。孟子是有为的,他把决策者作为自己首要的教育对象。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www.xing528.com)
孟子在世俗化道路上的探索还是具有极大的开创性的。孟子没有留恋过去的美好,而是直面眼前的世界。孟子认为,决策者不要只顾及一个国家的治理,还是要有全球化的思维的。小帝国如果没有成功全球化,还是会处于危险甚至危亡的境地。
《孟子·尽心下》:“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认为,每个国家不能偏离仁政,如果偏离了,尽管可以维系一个国家,但是是无法得到天下的。这个理想还是很远大的,对于治理有余力且有抱负的大国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此时小国都已经被灭亡了,每个诸侯国主都知道,如果不徐图大计,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即使被孟子道出他们生存的要害,很多国主因为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根本没时间思考未来,所以孟子的理论尽管已经不再讲大道,仅仅着于眼下的问题,还是很少有国主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
但是战国终于还是被西面的秦国终结了。作为一个终结者,秦朝是有大谋略的,从孟子的理论出发来讨论,秦朝行的应该是“仁政”,不然不能得到天下,并且还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尽管短暂,我们还是不得不对秦朝的制度予以认可,因为后世都是因循秦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后世对秦朝不满,说秦朝不是仁政,二世而终。
对秦朝的偏见表现在,二世不仁,二世失国,并不代表始皇的时候不行。始皇是开创者,合于道,行仁政(才得到天下),当然因为战争还是得罪了不少天下人,不仅被频繁刺杀,而且因为依法维持治安和社会秩序,还被后世儒生说焚书坑儒。秦朝是法治社会,即使杀人,也是按照秦律处置的。秦失国,是在杀死太子扶苏之后,动摇了国本,失去了本国重要阶级的支持,军人坐视二世失国,天下蜂起。从根本上看,和始皇的决策没有直接关系。
秦朝的法治社会,在后世逐渐发展,就成为孟子理想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社会,成为后世发展的基本框架,“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成为后世的封建社会的文明来源。就意识形态而言,君权神授的形式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传承下来,始皇发动大一统战争,为了强调战争的合法性,昭告君权神授,规定自此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