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坦克研制成功后获了很多奖。
作为总师,祝榆生绝对有资格站在褒奖的浪尖。但他却默默地退到了聚光灯外,淡然地说:“三代坦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一起做的工作。”
他曾被聘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特聘科技带头人”,每月补贴4 000元;2005年,他又被授予集团唯一的“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对这些补贴、奖金,他都婉言谢绝。
他曾写了一封信给党组织,真诚地“恳求”不要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宣传那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贡献的党员,他们比我更值得宣传,更有教育意义……”
自己淡泊名利,但对身边的人,他却考虑得很周全。
坦克研制中,他采取每个部件或系统成熟一个鉴定一个的做法,让科研人员随时获得科研成果奖项,以满足职称评定和工资调整需要。
在科研工作历次评奖或奖励中,他首先把名誉和利益让给下属,他总说:“年轻人比我更需要鼓励和荣誉。”
通过三代坦克研制,培育了一批人才。
他的副手、原三代坦克副总师王哲荣,2001年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年的总体组成员李春明,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总工程师。(www.xing528.com)
生前接受采访时,有人问祝榆生,一手带出一批院士、首席专家的他,为何自己却不是时,他回答:“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一直认为自己不够科学家的标准,没有专门搞过学术研究,所以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成就。
三代坦克参研单位有一百多个。“要让大家心悦诚服,靠的是人格魅力。”傅宝玉说。
“他不像一般挂名的总师,总是深入到一线。”在王哲荣记忆中,三代坦克的主要研制单位、试制现场、试验现场,祝榆生都去过。他拖着断臂,在出差的火车硬卧上爬上爬下;在荒滩野地的试验场一天跑十几个来回;在高大的坦克上钻进钻出。
由于没有右臂,行走有时会失去平衡,祝榆生时常跌倒。1990年,72岁的祝榆生去包头协调有关技术问题,重重地跌了一跤,后被送进医院发现已摔断了3根肋骨。在这之前,为了不影响会议进程,他弓着背听了几个小时的研讨会。
家人和同事心疼他,他却说:“只要能走,就一定要亲自到试验现场!”从战争中走来的他对武器可靠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作为总师,亲临试验现场和在办公室听汇报效果完全不一样。
候鸟,是用来形容那些随季节不同而周期性迁徙的鸟类,参与99式坦克可靠性试验的人们被称为反候鸟:天热的时候往最热的地方去,天冷时必须要到达最冷的地方。
99式坦克是在经过充分的可靠性现场试验后才定型的。
除了高寒、高原两个地区被强行拦住,祝榆生的足迹踏遍其他试验现场。在38摄氏度的热区,他顶着烈日,仔细观察车辆的表现,并提出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