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失利,中共根据地丧失,中央红军不得不放弃苏区外线作战,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初,中央兵工厂选择参加长征的第一批工人随红军出发,共108人,由厂长韩日升同志和副厂长郝希英率领,精心挑选了技术较好的职工,他们带上各自的修理工具,另外还带了两部较好的车床(弹药厂、枪炮厂各一部)。
关于长征,郝希英回忆了一件关于“捡破草鞋的万恶军”的事。为了甩掉屁股后边的国民党军队,在过金沙江时,上级命令部队急行军,一天一夜赶到指定地点,我当时拖着病体走了一百八十多里路。第二天到达金沙江边时,天还下着毛毛细雨,多么想躺下睡它一觉啊!可一看到大军云集江畔,顺利过江,疲劳消失了,又继续前进。等国民党的军队赶到江边时,他们的唯一收获就是捡破草鞋。所以我们送他们一个雅号——“捡破草鞋的万恶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供给部与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供给部合并,于1935年12月成立中央军委总供给部。下设军事工业局,名称为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军工局成立后,对西北地区的兵工厂进行了调整,将陕甘根据地的杨砭兵工厂与贺家湾兵工厂合并,加上长征过来的一部分兵工人员,在安定县十里铺重建中央红军兵工厂,称中央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
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参观这个兵工厂,称赞:“不论他们生活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是一种健康的生活,自由、尊严、希望,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这些兵工厂形成了陕甘宁边区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1938年底,在刘桂福的带领下,将两挺马克沁机枪改装成了高射机枪。1939年4月25日,造出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支步枪——“无名氏”。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边区工人以赵占魁为榜样,发扬工人阶级的创造性,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团结互助,多做贡献。1944年5月、12月,陕甘宁边区厂长暨职代会和边区群英大会召开,赵占魁、李强、沈鸿、钱志边、陈振夏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
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基本化学工业的奠基人钱志道题词:“热心创造——为钱志道同志书”。
这些业绩也充分彰显了人民兵工听党指挥、把一切献给党的优良传统。(www.xing528.com)
精神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人民兵工在奋斗历程中,孕育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仰,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丰富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共同构成了具有兵工特质、体现传统文化、反映时代价值的人民兵工精神内涵。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人民兵工的一贯方针。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科技工业,就没有国家的独立自主,国防现代化是绝对买不来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国防建设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定不移地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人民兵工的革命本色。“艰苦奋斗”是当时兵工人的精神慰藉和行为写照;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共和国缔造建设和发展的步伐,涉险抢滩难关,履行着特殊的使命,更多地已成为兵工人的自主选择。
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是人民兵工的豪迈气概。开拓进取,是敢于闯入新的领域,敢为人先,努力上进,力图有所作为的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永恒动力。不甘落后,尊重科学,锲而不舍,勇于超越,赢得主动,是人民兵工跻身世界军事力量舞台的资本,是人民兵工精神又一深邃内涵,是人民兵工实现强军报国理想的自信之基、自强之本。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人民兵工的崇高境界。无私奉献,是勇于牺牲个人的生命、利益,放弃自己的个人爱好、兴趣,需国家民族之所需,急国家民族之所急,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民兵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用热血与生命谱写的奉献史。战略大转移,大批兵工战士倒在长征的路上;抗战期间,无数兵工战士牺牲在浴血奋战的疆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