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给出了2007—2012年中国产业用电量的因素分解数据。中国产业部门用电量,2007年为32 711.8 亿千瓦时,2012年为48 464.1 亿千瓦时,5年间共计增加了15 752.4 亿千瓦时,变化率为48.2%。其中,“技术变化”减少了4 710.2 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减幅为14.4%;而“需求模式变化”则增加了20 462.5 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增幅为62.6%。在“技术变化”对用电量减少的影响中,用电强度下降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这5年间,中国各产业用电强度的下降,用电量减少了4 462.1 亿千瓦时,变化率为−13.6%。而技术—投入结构变化只减少了248.0 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可见,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用电量有抑制作用。
表1 2007—2012年中国产业用电量变动的投入产出结构分解
在“需求模式变化”对中国产业用电量的影响中,最终使用结构变化减少了450.9 亿千瓦时的用电量,而最终使用总量变化则增加了20 913.4 亿千瓦时的用电量。进一步考察发现,在最终使用结构变化对用电量变动的影响中,城镇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出口结构对用电量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存货增加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用电量的增加,其中,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大。在最终使用总量变化对用电量变动的影响中,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和出口总量的增加均较大幅度地促进了用电量的增加。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城镇居民消费和出口总量的增加分别增加用电量为10 235.4 亿千瓦时、4 460.0 亿千瓦时和3 254.3 亿千瓦时,使用电量增幅分别为31.3%、13.6%和9.9%。可见,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和出口总量的增加对中国产业用电量的增长起到了最根本的拉动作用。
表2进一步给出了通过SDA 法测算的2007—2012年间中国30 个产业部门用电量的因素分解状况。表中数据显示,到2012年,重制造业用电量为20 687.0 亿千瓦时,占全部产业用电量的比重为42.7%,为用电量“第一大户”;服务业用电量为11 909.5 亿千瓦时,占全部产业用电量的比重为24.6%,为用电量“第二大户”;能源工业用电量为8 546.4 亿千瓦时,占全部产业用电量的比重为17.6%,为用电量“第三大户”。三者合计用电量占比为84.9%,对中国整个产业用电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5年间,从增长幅度看,建筑业用电量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96.9%;服务业和采掘业用电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增长了64.7%和60.2%。农业为增长幅度最小的产业,只增长了15.2%。
从各个产业用电量变动的因素分解看,2007—2012年,用电强度下降造成16 个产业部门用电量下降,但也有14 个产业部门由于用电强度上升而增加了用电量。重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类,由于用电强度下降,用电量分别减少3 532.1 亿千瓦时和1 761.6 亿千瓦时,其中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部门为用电强度下降带来用电量下降最多的两个部门。由于用电强度上升,其他制造业和能源工业产业类,用电量分别增长662.2 亿千瓦时和342.6 亿千瓦时。其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产业部门为用电强度上升带来用电量提高较大的部门。其他由于用电强度增加而导致用电量提高较多的产业部门,还有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中国技术—投入结构的变化总体上减少了产业用电量。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技术—投入结构”给出了综合的刻画,不仅描绘了技术结构与生产结构的特征,还刻画了各产业部门通过投入产出结构表征的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受技术—投入结构变化影响,重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较大,增加了690.90 亿千瓦时。[3]重制造业是用电强度较高的产业类,其产值份额占全体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8.5%上升到2012年的19.1%,是除服务业外产值份额增长最多的产业类。因此,受技术—投入结构变化影响,重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较大。此外,技术—投入结构变化使能源工业产业类用电量大幅度下降,降低了1 655.4 亿千瓦时。这主要是由于能源工业产业类的用电强度较高,但其产值份额由2007年的5.5%下降到2012年的4.3%,是产值份额下降幅度最大的产业类。因此,具有较高用电强度的能源工业产业类,由于生产—投入结构的变化而减少了用电量。(www.xing528.com)
从需求模式变化的影响看,最终使用结构变化,带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部门用电量大幅增加,分别增长了290.1 亿千瓦时、155.7 亿千瓦时和115.8 亿千瓦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部门涉及通信、IT 产业、高铁等高科技产品,是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的产业部门,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比近年来不断提高,并且出口需求占比不断提高,带动了其用电量的增加。最终使用结构变化导致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产业部门用电量提高。
中国最终使用总量的增加使得各产业用电量增加了20 913.4 亿千瓦时。从各大产业的情况看,最终使用总量的增加使得重制造业用电量增加了9 099.6亿千瓦时,服务业用电量增加了4 982.8 亿千瓦时,能源工业用电量增加了3 801.2 亿千瓦时,它们占由于最终使用总量增加而导致各产业用电量增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3.51%、23.83%和18.18%,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用电“大户”。从细分产业部门的情况看,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化学产品产业部门是受最终需求总量变化影响用电量增加最多的前三个产业部门,用电量分别增加了3 986.1 亿千瓦时、2 936.5 亿千瓦时和2 038.4亿千瓦时。而燃气生产和供应、仪器仪表、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产业部门是受最终需求总量变化影响用电量增加最少的三个产业部门,用电量仅分别增加了36.4 亿千瓦时、31.6 亿千瓦时和7.9 亿千瓦时。
表2 2007—2012年中国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因素分解 单位:亿千瓦时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