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品牌保持平稳发展,一些品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始慢慢深入人心,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然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消费升级突出,品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科技创新能力有待精化
技术是产业之源,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与能力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仍需提升马力。
当前我国纺织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相对较弱,一些高端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要依赖进口,技术集成度、装备集成度相对还比较低,服装创意设计、高端及高技术纺织品创新设计与开发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产业向高端、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原材料国产化率偏低,还有协同创新能力弱、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全生命周期低碳绿色纺织、生态染整技术亟待集成等问题,另外纺织产业应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技术都亟须通过持续创新,突破由大到强的瓶颈。
纺织产业正向着高端化、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融合发展的趋势发展,科技创新要以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围绕产业链,从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现代服装加工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等方面,来探索新业态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思路、新路径。
西方企业共性价值理念的变化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原始的冲动,所谓信奉利润;第二个阶段强调企业竞争能力的建构和获得;第三个阶段是竞合,为客户提供价值,进行持续改善;第四个阶段,提出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同时支持责任关怀,让价值链共同关注安全、健康和环境。
企业的发展必须跟社会的进步并行,我国政府高度对社会责任重视,但具体支持资源配备较少,行业企业重视力度不够,认识还存在误区,企业没有切实的感受这套系统的长远意义和促进健康良性发展的益处,所以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表面,做慈善、公益活动或者给员工提供福利等。另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社会责任建设,但是仍存在资源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导致行业组织在社会责任建设上存在着制约性因素,急需重视和解决。
社会正在向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承担责任、更加分享的方向发展。企业要努力与价值链上下游伙伴合作共赢、责任共担,打造贯穿供应链的责任价值链,将企业责任推向新高度。只有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才能确保企业持久成功。
(三)供应链诚信与协同急需强化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提升供应链上各主体的信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强化协同能力、增进市场认可,最终实现价值增值。供应链诚信与协同问题正受到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诚信是企业的价值观之一,企业主要活动领域是经济领域,诚信是一种被法律规范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能力,这种经济领域的诚信表现即“信用”。一些企业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自身经营松散的特点,诚信度和可信度普遍较低,缺少品牌意识。这就使得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构建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方面缺乏诚信基础的保障。另外,很多企业仍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披露制度。协同方面,由于企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标准缺失,难以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供应链中信息流通不畅,导致企业的采购和生产与市场需求难以结合,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弱。同时各分系统资源整合和优化程度低,系统之间互通互连性差,资源配置和利用效果差,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传统思维习惯,个别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只注重个体企业的私有利益,充分参与意愿不迫切,使得整合效果欠佳,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整个供应链效能。另外,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较弱,企业自身实力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供应链方面人才,造成人才缺失。人才缺乏一直是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亟待解决。(www.xing528.com)
(四)消费市场行为研究仍需细化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结构决定着产品总供给结构,总需求结构决定着消费结构;同时产品总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结构和总需求结构。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的改革,消费结构升级内需扩大,我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我国服装市场持续低迷也与居民消费升级有很大关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衣着类消费占比开始回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服装在时尚、文化、品位、个性等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兴趣,品牌服装无论价格高低,色彩明快或是素雅,款式复杂或是简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研究消费心理、消费需求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品牌服装企业很多情况下是“闭门造车”,缺乏产品开发之前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深入研究工作。仍然存在一味跟风,追求所谓的“流行”,最终供应到市面上的产品经常是在各大品牌门店都能找到类似的爆款,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不能与消费者产生心灵上的沟通,以此稳固与目标群体之间的联系。
在消费升级、需求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越加具体、个性化,品牌企业更应跟上消费者的步伐,赶在消费者的前面,做好市场消费研究和消费者需求分析,加速创新,抢占先机,扩大有效供应,成为消费引导者。
(五)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亟待系统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直以来,国际知名品牌行列鲜见中国品牌,中国服装品牌多而不强,原因之一是中国服装品牌缺乏独立的精神文化价值体系,缺少现代文化的建构,不能输出文化价值。
虽然中国经济在最近30年得到快速发展,但中国品牌企业管理的思想没有根本性的重大突破,学美国、学日本,学的是术,不是道。文化信仰是文化的根源,是管理背后的理念和思想,强大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是独有的管理思想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源泉。
西方的文化根基和中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术”成为世界管理宝典里面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在引进西方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来汲取其中的精华,形成自己的文化。
品牌企业要从市场角度,从效率和质量增长、能力与技术积累的角度,从政策和资源的角度,从东方智慧汲取营养,化解种种不平衡,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需要慢慢积累,逐渐渗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