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创业的第一重强大动力来源于政府的决心,这种强大的战略意识将持续未来几十年。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观点。
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要从1.35%提高到2.5%。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也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为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对建设科创中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政策呈现明显的前置化发展趋势。我们要从技术生命周期来看科技创新政策,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产业政策,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金融政策,以及其他促进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通过解读,我们发现现行政策普遍存在支持重点从后端向前端、从间接支持向直接支持、从支持后台向支持前台的趋势。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从支持高技术大公司到瞪羚企业(瞪羚企业是银行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通称)再到科技中小企业、源头/种子企业,从支持高校院所等创新源头到企业创新主体再到科技创业企业。在产业创新政策方面,高成长企业成为战略增长点,小微创业企业作为产业源头成为支持的重点。政府现在通过前瞻性布局,引导通过创业试错,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成长产业。在科技金融政策方面,股权投资市场逐步从PE(私募股权投资)到VC(风险投资)再到3F(天使投资),投资重点从成熟企业到瞪羚企业再到初创企业。
在重重创新政策的驱动下,支持创业已然成为新的政策导向。创业成为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实现商品化的主渠道,推动众创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地扶持初创企业,我们一方面扶植创业苗圃,支持初创企业成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政策也推动了商事制度的改革,如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一址多照、集群注册、多证联办、先照后证、电子营业执照等,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的便利度。
面对巨大的政策红利,创业门槛在降低,创新型企业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加大,创新从业者的社会认可度也在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的深化实施,创新创业必将硕果累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