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LSP 的发展,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辅相成。学术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及方法论的支持;教学实践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之一,还用于检验学术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实现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LSP 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教学与研究的诸多领域仍然面临着问题与挑战。
(1)教学改革方面
LSP 教学改革遇阻力。首先,传统的语言文学系仍然存在着不承认LSP 的学科地位的现象,一方面可能因为其应用性(或工具性)被认为缺乏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可能担心生源会从文学、文化或语言学流失到LSP 学科。某些院系LSP教学和科研受到限制,直接危及LSP 教学人员的晋升和聘任。其次,LSP 人员必须与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进行持续的合作与交流。这件事费时费力,而且没有完善的报酬机制,所以学校不愿意设置LSP 课程(Lear,2012:158−172)。
(2)教师培训方面
LSP 教师培训相对滞后。大部分LSP 教师所获得的学位为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较少有人获得语言习得或语言教学法博士学位,没有受过系统的和专业的LSP 教学培训。Fryer(2012)呼吁要对LSP 教师进行相关的行业培训和LSP教学法训练。除了学习职业内容之外,LSP 教师还必需掌握调查学习者需要的技巧以及理解学科话语特征的方法,同时提高定性研究意识,为将来更好地参与LSP 研究作准备。(Fryer,2012:122−139)美国已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CIBER从1990年起针对LSP 教师在南卡罗琳娜大学开设长期讲习班,还资助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孟菲斯大学、普渡大学、弗罗里达国际大学等机构的LSP 教师培训。其中,普渡大学于2010年10月召开商务与职业外语教学博士研讨班,使博士生有机会成为本领域的学术力量。弗罗里达国际大学也增开了两个创新课程:“商务西班牙语教学:全球性的方法”,整合了商务西班牙语教学讲习班、公司参观以及商务专家研讨;K−12 商务语言会议,吸引来自开设了LSP 商务课程机构的教师参与。
(3)教学评估方面
LSP 教学评估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评估理论针对不同群体的应用、英语语言评估的研究结果对LSP 评估的适用性、LSP 评估的生态有效性等。LSP 评估问题的根源在于:任何特定领域的语言不能与其他领域的语言截然分开,而且特定领域的语言使用总是与普通语言的使用相互作用。需要开发更多适用于特定领域语言的评估工具,使评估成为LSP 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另外,专业术语的过多使用使LSP 评估研究被主流语言教学所排斥,也导致LSP 评估研究者之间交流不畅(O’Sullivan,2012:71−88)。LSP 评估方法还在实际研究中受到诸多限制,如难以找到合适的第二语言控制组等。LSP 教学评估不仅要评估学者在课堂上的语言和文化收获,还应对职场环境中运用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进行获得性评估,对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如何运用先前的职场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研究,探讨LSP 教师针对有工作经验和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如何调整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以及评估方式,还需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语言和文化能力评估,尤其要关注各种社会语境中移民的语言需要和语言能力。还有学者呼吁对第二语言能力进行纵向研究,以评估专门用途语言CSL 的长期效果(Fryer,2012:122−139)。(www.xing528.com)
(4)教材编写方面
当前LSP 的教学材料缺乏针对具体职业的话语规范[2]。LSP 研究中的会话、体裁、语料库的语料分析以及民族志描述都不能直接应用于LSP 教学材料的撰写。以会话分析为例,研究机构话语的学者对研究成果能否用于课堂讲授关注不够,认为应该由LSP 实践者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将话语分析成果应用于LSP课程教学。Bowles 和Seedhouse 认为“具体的交际能力”(Bowles & Seedhouse,2007:321)是交际意识和交际成果的形成,需要在话语共同体和LSP 课堂的话语分析与实践中培养。会话分析研究中的机构语境和非英语通用语会话,可以为LSP 教材编写提供真实语料,作为评价口头话语的标准。但是,要获得真实的口头职业话语,需要进行民族志调研,但通常会受到公司保密政策和隐私法律的限制,这是当前教材资源所面临的一大难题(Basturkme,2012:59−70)。
(5)教学经费方面
教学经费的不足限制了LSP 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一些院校由于语言院系经费不足,在LSP 教学人员退休后得不到及时的人员补充。尽管大学鼓励员工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教学,但从院系获得资助的流程仍然对跨学科的LSP 教学研究不利,因为涉及多个单位的跨学科合作项目往往需要外部资助。
综上所述,LSP 教学虽然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教学改革、教师培训、教学评估、教材编写、教学技术、教学资源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都有待LSP 研究与实践者去进一步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