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贸易战中,双方政府间、产业间的交锋与博弈进行得如火如荼,就在这关键的时间点上,日本又出现了震动美国朝野的“东芝事件”,而美国后来就以东芝事件为杠杆,撬动了与日本的贸易谈判。
“东芝事件”爆发于1985年12月。日本和光交易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首席代表熊谷独向美国政府商务部和巴黎统筹委员会组织举报:1981年4月,苏联对外贸易部、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苏联波罗的海造船厂的代表与日本东芝机械公司、伊藤忠商社、和光交易公司的代表签署协定,向苏联提供了4台九轴数控机床,这批数控机床总价值约35亿日元(这个价格是在日本国内售价的10倍)。1982年12月至1983年6月期间,这批设备在日本装船发货,机床到货后,东芝高层甚至还亲自前往莫斯科与苏联人一起庆祝并收取了2000万美元的货款。到了1983年6月,东芝公司向苏联方面交付了17台机床。这些机床储存在了列宁格勒海军基地,由东芝派出的日本技术人员组装,而到了1984年初,苏联已经将这批设备投入使用。
东芝事件一经爆出,立刻引起了美日的巨大关注。因为先进的数控机床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当时的美国也属于高精尖技术,一直严格管制,而这种数控机床也是苏联急需的——苏联的核潜艇一直存在噪声过大问题,有了这种机床和技术就能加工高性能螺旋桨。
事实上美国海军也已经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过去苏联核潜艇在挪威海域活动的时候,引起的水声振荡有时甚至可以被设在大西洋另一侧的百慕大群岛的美国海军水声监听站探测到;而使用了日本机床后,苏联核潜艇噪声大大降低,曾经迫近到了美国东海岸附近10海里。
日本随后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调查人员从日本通产省获得了涉案的出口许可证,发现当时东芝公司的申请内容为对苏出口四台两轴联动数控机床。由于两轴联动的机床并非出口管制产品,所以通产省很快就批准了,东芝公司拿到了出口许可证,最终顺利地施展了“调包计”。于是1987年4月30日,东京警视厅以“涉嫌违反《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的名义,对东芝机械公司提出诉讼。同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与公安调查厅突袭了东芝公司的总部。警察逮捕了铸造部长林隆二与机床事业部长谷村弘明,另有两位高官也被勒令辞职。
事情到这里还远未结束,东芝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1987年1月,美国就正式向“巴统”15个成员国代表进行了通报。
随后,美国国会议员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6月份,数名美国国会议员手持大锤站在媒体的镜头前,砸碎了一台东芝公司出产的收音机,要求美国禁止东芝产品,媒体大篇幅报道,美国舆论一片哗然,严惩东芝公司的呼声占了上游。
危机之中,东芝公司启动了强大的公关游说,包括美国通用电气、摩托罗拉在内的90家大财团企业要求对东芝从轻处罚,理由是美国企业与东芝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对东芝实施严厉制裁,会影响美国的税收、工人就业以及美国企业与东芝的共同投资和技术合作。(www.xing528.com)
从参议院1987年6月30日出具对东芝事件的最初处罚意见,到1988年4月参众两院弥合分歧,里根总统签署最终处罚决定,历时10个月。对东芝的最终处罚,较最初版本要轻得多,在适用年限、范围以及例外条款上都有放宽:美国禁止(子公司)东芝机械3年内对美出口,而对控股的东芝公司只是禁止其3年内向美国政府出售产品。
东芝事件的大背景是日本在半导体、光纤、智能机械等高新领域的技术发展已经超越了美国,而且还爆发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1987年到1988之间,正值美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之际,两国正围绕半导体、农产品市场开放、军事技术转让等问题激烈博弈。“东芝事件”在美国的刻意渲染下,强化了美国国会的反日情绪,让贸易战进一步升级。1987年,里根对日发起了“二战”后美国首例贸易制裁,日本出口美国价值3.3亿美元的存储器被征收100%关税。一年后,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包含超级301条款的1988综合贸易法案。
之所以说美国刻意渲染了“东芝事件”的严重性,是因为“东芝事件”其实是“东芝-康士伯事件”——挪威的军工企业康士伯也在这一时期向苏联出售了操控九轴联动数控机床所必需的计算机设备和操作软件,但是当东芝公司在风口浪尖上煎熬时,康士伯却无人关注,轻松过关,原因是美国对挪威不存在贸易逆差,而日本触犯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注释】
[1]947年随着东西方冷战加剧和中国革命的逐步胜利,美国迫切需要日本成为自己争霸世界的伙伴,于是美国就由最初的制裁日本转为扶植日本恢复经济。其主要表现是:(1)经济援助。(2)经济贷款。(3)直接投资。(4)技术输入。美国资本和技术大量进入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日本自身资金和技术相对不足的缺陷,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事件的背景是战后日本棉纺织品因为朝鲜战争迎来了需求高潮,朝鲜战争结束后需求趋于减少,造成了库存暴增。从1953年开始,日本纺织品产能严重过剩,因此大量廉价纺织品向美国市场出口,引发了贸易摩擦,在之后的若干年中,纺织品一直是两国贸易摩擦最激烈的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