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强势崛起,尽管从那以后美日双方贸易摩擦不断,但是美国真正被撼动,还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汽车贸易战开始。
美国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度”,这话一点儿不假——德国人发明了汽车,而美国人则给生活安上了轮子。美国是传统的汽车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1905年,亨利·福特发明了价格低廉的T型车,汽车开始在美国大行其道。汽车工业也是美国工业三大支柱的最大产业,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曾长期排在世界汽车销售的榜单前列。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致命的对手。
随着日本工业制造的革新与产业升级,在美国的扶持下,汽车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由于当时日本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并没有引起美国的警惕。但是石油危机后,情况发生了剧变。美国汽车普遍引擎功率大于日本车型,大功率的引擎除了浪费马力之外并没有更多用处,日本汽车的小功率引擎及小车身更加经济、适合城市使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出现“小型轿车热”,日本借着这个机会,推出了节能、设计与性能均属优良的小型汽车,迅速打开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大门,并向纵深发展。
1976年和1977年对日本美国出口汽车分别比上年增加47.6%和27.4%,到了1980年1月,日本汽车突破700万辆大关,跃居世界首位,出口美国高达192万辆,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达22%,而在80年代中后期,日本汽车占领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市场。美国的情况则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1950年,美国小汽车产量是666.58万辆,占世界小汽车总产量的81.5%,是绝对的汽车霸主,但到了80年代,美国小汽车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26%,而日本汽车则取代了美国位列世界第一。1991年,美国对日本的汽车贸易逆差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8.2亿美元。
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急剧扩大的占有率震惊了美国,而美国的汽车行业也因此出现了急速衰退。一些中小型汽车企业纷纷倒闭破产,三大汽车公司也出现了亏损,汽车行业临时解雇人员甚至超过了20万人。汽车霸主地位的流失和失业问题,使得美国议会和民间要求限制从日本进口小型轿车的呼声日益高涨。(www.xing528.com)
当时的美国报纸曾刊登过一些抗议日本汽车进口的照片。一张照片中,两位美国工人正在挥锤砸向一辆日本汽车,这是一次由北印第安纳州工会组织和赞助的活动,路人每砸一锤给1美元。还有一张照片是两个美国汽车工会的工人正在砸一辆丰田卡罗拉汽车,现场还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想要在美国卖车,那就得在美国生产!”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他为了兑现自己在竞选中重振美国汽车产业的诺言,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对其向美国的轿车出口实施自主限制,此外还要求日本汽车厂家到美国投资设厂以及开放日本的汽车市场等。日本很快就妥协了,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规定了向美出口轿车的数量上限,在1981年至1983年期间,日本每年对美国汽车出口控制在168万辆以内,从1984年4月起扩大到185万辆,而由于实施自主限制,本田、日产和丰田等日汽车企业转而扩大在美当地生产。
最后要说明的是,尽管美国对日本的汽车出口挥动了贸易战的大棒,尽管日本答应了美国的诸多限制,但事实上汽车仍是日本最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1990年,美对日410亿美元贸易赤字中75%是由汽车及其配件造成的;直到1994年,美对日贸易赤字仍有60%是由汽车贸易造成的。
集中的贸易谈判对美日贸易逆差的缩小确实起到一定的短期作用,但作用时长仅为1至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