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发动潜艇战,英国陷于危机

德国发动潜艇战,英国陷于危机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政府认为,英国实际上比德国更依赖于对外贸易,为此,德国发动了“潜艇战”。1915年2月4日,德国宣布从2月18日起,英伦三岛周围水域为战争区域;德国“将尽力摧毁在这片战区内发现的每一艘敌国商船”,并警告中立国国民离开此类船只,不要再在此类船只上装运货物;并警告称,由于英国船只经常悬挂中立国旗,中立国船只不要进入这一战区,因为不可避免地针对敌国船只的鱼雷会使中立国船只成为牺牲品。

德国发动潜艇战,英国陷于危机

战争中不只是交战双方生死搏杀,贸易战也延伸其中,本小节我们要讲的就是“一战”中英国对德的贸易战,具体形式包括区域封锁、远距离封锁、贸易禁运、打压马克币值等,更包括对于中立国贸易的控制。

在“一战”之前,英国处在全盛时期,是第一大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面积大111倍。而且作为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当时英国的国民收入约为110亿美金,在经济和贸易方面也都排在第一位。英国显然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决心积极运用经济贸易手段,及早结束战争。当时的英皇乔治五世就曾说过,大英帝国将让德意志切身感受“燃烧的英镑”的力量。

1914年8月4日,英国正式对德宣战,英国政府第一时间就考量了可用的经济手段。于是英国除了在战场上与德国炮火相向外,还积极地与德国打起了贸易战。首先,英国政府迅速拟定了一个战时违禁品清单,要求海军部配合,共同对德国实施封锁禁运。在《伦敦宣言[3]之后,这个违禁品清单又被持续扩大,一些常规贸易商品也被划入了清单之中,比如羊毛、皮革、丝、黄麻橡胶矿石,以及各种化学制品等。

英国还通过不断抛售德国股票、收购黄金来刻意扰乱德国的金融秩序,此外,还在邻近德国的国家丹麦进一步打压马克,使其迅速贬值。到了1914年12月,英国的干扰初见成效,马克对克朗[4]汇率下降了34个百分点。德国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他们采取了三项对策:第一,向丹麦大量输入黄金,阻止马克继续贬值;第二,增加对丹麦出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第三,为了阻止货币汇率下降,德国开始在丹麦抛售票证、股份、公债等(这项措施确实在相当长时间内使德国汇率上升)。

除了上述的贸易战外,英国还努力控制当时的中立国美国,试图掐断美国对德国的贸易输送。美国当时虽然是中立国,但是由于英国有制海权,美国很难做到真正“中立”,事实上也是如此,美国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部分军需、消费品和贷款,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在战后一跃成为最大的债权国。(www.xing528.com)

大战之初,德美两国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可是随着美国与英法等国的贸易增长,随着德国从美国获得支持的希望落空,德美关系迅速恶化。英国为了扼杀德国,在一开始就对德国实行贸易禁运和封锁,他们在北海布雷,扩大违禁品清单,甚至连食品和棉花都被列入违禁品名单。此外,为了控制中立国与德国的贸易,英国不仅停止了与德国周边国家(丹麦、荷兰)的贸易,还强迫美国船只进港接受检查,一旦发现违禁品立刻没收。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对英国的非法行为提出抗议,但是英国对此好像也并不在意,他们一边通过外交部得体地表达对美国的尊重,一边继续自己的搜查。当然“燃烧的英镑”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英国政府会赔偿美国商人的损失,并且高价大量购买美国商品,美国也只好默认了英国的行为,英国就这样切断了美国与德国的经济联系。

德国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他们强烈抗议美国这种表面上默认英国行为的态度,把它看作是英国的“断粮”或“饥饿”封锁。德国政府认为,英国实际上比德国更依赖于对外贸易,为此,德国发动了“潜艇战”。1915年2月4日,德国宣布从2月18日起,英伦三岛周围水域为战争区域;德国“将尽力摧毁在这片战区内发现的每一艘敌国商船”,并警告中立国国民离开此类船只,不要再在此类船只上装运货物;并警告称,由于英国船只经常悬挂中立国旗,中立国船只不要进入这一战区,因为不可避免地针对敌国船只的鱼雷会使中立国船只成为牺牲品。1917年,德国的潜艇战又升级为“无限制潜艇战”。潜艇战确实起到了阻碍贸易的作用,据统计,德国潜艇共击沉协约国商船2566艘,注册总吨位为573万吨,其中英国商船占五分之三,而美国的商船运输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财路被切断。从战术上来说,德国的潜艇战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战略上来说,潜艇战客观上加深了德美矛盾,让美国更快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4年零3个月,世界经济格局甚至发生了比“一战”本身更为深刻和影响深远的变化:欧洲国家的经济因战争受损严重,美国却大发战争横财,并且趁着各国无力控制时拓展对外贸易,从一个边缘国家成了世界经济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