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控制大同互市中的铁锅贸易

如何控制大同互市中的铁锅贸易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张居正去找了大臣王崇古,告诉他以和备战,互市中一定要严格控制铁锅买卖。这就是说,并非每一处互市市场都有铁锅卖,每年只有大同互市卖两天,当年错过了,就只能等第二年了。当时朝中很多人难以理解张居正“铁锅贸易战”的深意,觉得互市都开了,何必单单限制铁锅买卖,简直是多此一举。

如何控制大同互市中的铁锅贸易

明朝时期,鞑靼部落虽然在前期明军北伐后退往漠北蒙古高原,但却连年骚扰长城沿线,北方边关战乱频仍。鞑靼骑兵进入明朝边境抢掠财物,明朝付出的代价十分高昂,百姓厌恶战争,纷纷冲破边境的封锁,以私相贸易来平息边事和解决经济困难。

从1534年(嘉靖十三年)开始,俺答汗表示希望向明朝政府纳贡,有时一年派出几十次特使,但是都被明朝政府回绝。求贡不成,俺答汗干脆于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率兵攻入长城,直趋北京城下,这就是历史上的“庚戌之变”。迫于鞑靼骑兵的威势,第二年嘉靖皇帝终于同意在大同为俺答汗开设马市,蒙古人可以用马匹换取内地的产品。但是不久后,明朝因为俺答汗提出了以牛羊进行贸易的要求而关闭了互市,双方又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边境战争。

在明朝大改革家张居正大学士高拱等人的努力下,明朝一边整军痛打,一边招降鞑靼,最终迫使俺答汗接受了明朝顺义王的册封,宣布十三条和平条款,表示蒙汉世世友好,永不相犯。双方更开始了长城沿线的“互市”贸易,东起宣府西迄甘肃,一共建立起十一处互市,战乱二百年的北方草原终于初现和平曙光

互市贸易开始后,边境很快呈现一派和平繁荣景象:鞑靼人以马匹、牛羊杂畜和皮毛交换明朝的粮食、布帛和铁锅等日常物资,中原北方和鞑靼的经济困难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高拱感慨道:“数月之间,三陲晏然,曾无一尘之扰,边释戈而荷锄,关城熄烽而安枕,而今有之。”

拥有敏锐经济嗅觉的张居正认为互市正是“制虏”的好机会,从哪里入手呢?他的做法是把铁锅贸易的主动权抓在手里。

铁锅的制造技术较为复杂,作为草原游牧部落的鞑靼根本无法制造,此时陆上丝绸之路已没落,鞑靼失去了铁器的来源,因此只能从大明王朝取得所需的铁锅。我们在明朝史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描写:鞑靼骑兵入境抢劫,他们最爱的宝物就是铁锅,所到之处劫掠一空,连百姓家灶上的铁锅都要揭下来拿走。鞑靼之所以如此渴求铁锅,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提升草原人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是草原部落需要用其熔炼兵器。(www.xing528.com)

深谋远虑的张居正,就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下了一盘大棋,他利用经济手段构建了一个战略,成功地将草原纳入控制之中。

当时,张居正去找了大臣王崇古,告诉他以和备战,互市中一定要严格控制铁锅买卖。张居正在《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中明确提出:鞑靼要求买锅,锅是铁铸的,日后也可以变成武器,轻易卖不得;而广锅不好回炼,不能铸造兵器,不妨出卖广锅,但需限量销售,买家买的时候要拿破旧的铁锅来换。实际上,铁锅买卖限制执行得还要更严苛,《大明会典》就记载了这样的规定:“铁锅并硝黄钢铁俱行严禁,市场定于大同镇,每年一市,每市不过二日。”这就是说,并非每一处互市市场都有铁锅卖,每年只有大同互市卖两天,当年错过了,就只能等第二年了。

当时朝中很多人难以理解张居正“铁锅贸易战”的深意,觉得互市都开了,何必单单限制铁锅买卖,简直是多此一举。但是铁锅贸易还是在张居正的努力下推行下去,而效果也正如张居正所料——限制铁锅销售,慢慢地消除了威胁和平的因素。总是烽烟四起的长城沿线,此后近百年里互市贸易红红火火,百姓安居乐业,还诞生了很多有名的商帮与贸易线路,互市贸易进一步助推了明朝“隆万中兴”的辉煌。

张居正这个政策实施后,失去了武器的蒙古逐渐走向灭亡,被努尔哈赤灭了国。世道轮回,后来努尔哈赤用人参打赢了贸易战,最后灭了明朝,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