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业融合:关注农业科技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发展

服务业融合:关注农业科技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发展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按功能划分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而我国把农林牧渔服务业归类在第一产业。而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的研究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服务业融合:关注农业科技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发展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体系研发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支持体系的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的发挥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涵、特征、类型

1.农业服务业的内涵

关于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涵,我国一般以国家统计局的定义为基础,但不同学者的具体界定存在一些分歧。沙祖康认为农业服务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二是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而郝希亮认为农业服务业的内涵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前提下,服务于农业再生产,兼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层面上而定性的。刘慧认为农业服务业是指除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外的所有产业及农村公共服务业,它服务于农业再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霍秀珍和李豫新认为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物流服务、农业旅游服务和农业保险服务等。

2.农业服务业的类型

关于农业服务业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主要分类方式有:一是根据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两种类型。其中,传统农业服务业是指为农民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提供产前、产中的各种服务,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物资的供应。改造过的是现代农业服务业。二是按功能划分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三是根据生产过程将农业服务业划分为农业的产前服务,包括农业信息、种业、种养计划合同等服务;产中服务,包括技术、生产资料提供等服务;产后服务,包括产品销售、流通、储存、包装等服务。

3.农业服务业的特征

第一,该新兴产业是一种渗透融合型产业。如生物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等。第二,该新兴产业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不同于传统农业服务业,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带有产业集群、产业混合的特征。第三,该新兴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极高。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当中,原本独立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重组和融合而形成异于原产品和服务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如农业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又促进现代农业物流业的繁荣。

(二)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1.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方式

第一,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方式多样化。融合引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的单一产业向多功能产业的转变,是固化业态向多元业态的转变,是由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的效益,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第二,农业多功能加速“涉农产业”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农业,认识到发展农业可以增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给,更为重要的是,其在促进工业化、推动产业革命、缓解能源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时尚农业逐步流行。融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乡土风情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创意农业使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涉农产业”为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农业价值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新空间,从而使之成为农民的新追求。

第三,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物、粮食的需求呈现出专门化、多样化态势,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和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在农产品质量体系上,农产品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普遍的发展趋势。

第四,服务业受到各级政府日益重视。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深度开发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2.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第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概念界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一般认为现代农业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但不同学者的界定还存在一些分歧。而我国把农林牧渔服务业归类在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内涵过于狭窄,与其他服务业缺乏准确的分割。在服务业分类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按发展水平划分,有的按服务业功能划分,也有的按生产过程顺序划分。

第二,相关计量经济研究方法还比较欠缺。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与服务业是否相关、是否能融合,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目前研究成果是以整体分析、定性分析为主。相对而言,国外研究中定量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应用比较多,主要集中于农业物流最优规划、农业保险保费和补贴模型分析等,而在国内学者研究方面,关于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定量研究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相对较少。

第三,关于农业服务业各行业之间融合关系的研究不够。如农业与科技、农业与物流、农业与保险、农业与休闲旅游等产业相互之间的融合关系的研究比较少。而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的研究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www.xing528.com)

第四,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实证分析也是相对欠缺的。如前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及形成的交叉性的学科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信息服务业、农业物流业、农业旅游业、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业等相关研究相对欠缺。

3.引导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农业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构建适应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一方面,需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突破信贷等专项信贷资金的使用范围,重点是向有效益和发展前景看好的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打破农业项目申报资质限制,支持从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户和企业多方引进项目、争取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对口帮扶资金,增加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资金流通能力。三是制定惠农政策,为农业服务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与其他产业比,农业成本高、效益低,是弱质产业。因此,各部门要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农业服务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2)加强现代农业物流服务

加快现代农业物流服务的发展。以加快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新型物流业等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建立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物流中心,着力构建各种新型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扶持和发展多专业、多品种的长途调运、销售的民间运销队伍,促进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流通。鼓励发展农业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连锁经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在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积极组织优质农产品参展,增强产品知名度,提高生产效益。对新办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

(3)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包括推进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农民信箱、“农信通”、农民科技综合服务等信息工程。及时为广大农民、农业企业提供快捷、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高效种养模式、网上农博会信息及所需帮助等服务,加强引导和宣传,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信息员,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干事创业的农业信息专业队伍。

强化农业信息项目的投入。抓好农业信息服务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资金或支农资金来重点扶持当地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抓好宽带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等建设项目,不断推进信息的普及化,提高普通农户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推进信息化的普及速度,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4)挖掘潜力,加快创意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根据城市居民向往回归自然、体验具有创意的休闲娱乐活动和体味农耕文化的需要,创意休闲旅游农业是未来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创意休闲旅游农业能有效拓展农业功能,突出文化、生态、科教和载体功能,并着力培育农业主题公园,以农业观光休闲区、生态休闲度假区等的开发建设为载体,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和农事节庆等方式,打响休闲农业观光区的品牌,推进观光农业发展。在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中列入观光旅游农业的资金投入计划,提高农户参与度。协调好大型综合农业旅游景区与中小型观光休闲农业项目之间的关系,通过举办各类农业展览节会,充分发挥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垂钓、采摘体验等中小型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作用。在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观光旅游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旅游观光农业开发项目资金支持的力度,加强基础条件的建设。政策性银行要对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大、成长快的创意休闲旅游农业项目给予较宽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强化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对农业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因此要全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将科技含量高低、自主研发能力高低列为相关涉农企业的必审条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媒体力量,以各种形式推广普及农业技术,提高务农人员的科学素养。设立地方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定期立项招标,组织农业科研技术人员攻关解决本区全局性制约性的生产实际技术难题。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在提高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农业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并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中介组织等推广农业技术的作用,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业技术利用水平的提高。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引导各种具备创意的人才和高技术人员、有战略思维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家,致力于农业服务业发展。建立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和市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满足农业服务业人才素质提升需要。

(6)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险种,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让农民特别是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组织了解政策,用好保险。农业保险承保公司和相关部门通过对农户印发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自愿参保投保。

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保费分担比例等配套组装整合各种支农政策手段和财政支农资金,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专项补助资金,减少自然风险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强化政策引导,对参保农户在项目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培训、灾后重建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安排。改进完善补贴方式,改革救灾救助方式,集中投放,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放大效应,重点支持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率先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