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差异明显,区域间农业类型各异,适合各种经济和非经济作物生长。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既要坚持顶层设计,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政策导向和结合地方实际,先期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和亮点特色,发挥好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对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较好的区域,在财政、税收、金融、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尤其对于农业主产区来说,更是要坚持以农为本,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发展好第一产业这个基础,在一产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并不断把产业链条延伸至三产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
(二)加大农业科技、人才投入
只有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大产业融合才能健康、深度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红利,对制约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其次要不断加大良种普及率、提高全产业链条机械化程度,为产业链延伸注入科技元素。加大农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潜本地人才、种地能手、经营好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又要更好发挥企业、科技院所、中介机构等科技和专项人员在技术和渠道等方面优势,鼓励他们来农村传道授业、推广最新技术、包地创业。
(三)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www.xing528.com)
日本六次产业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农协的强大和组织能力。在我国,农民分散经营、一家一户,面对日益集中统一的市场,更需要集中起来抱团发展,解决信息渠道较少、抗风险能力差、谈判地位较弱等困难,但是由于2007年我国才颁布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的组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要加大建设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彻底解决农民合作组织在资源配置、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加大与行业协会及各级村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次,要不断规范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向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合,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高端化。
(四)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价值,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由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除了经济功能之外,农业在其他方面的价值也在不断凸显,比如生态功能、外汇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以及休闲娱乐文化功能等等,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为我国三大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条件。各地区要不断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周边中高端市场,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三大产业融合综合体,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健康、良性发展。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农民在整个产业链条当中由于资金、技术、渠道等要素的短缺,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农民利益边缘化,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各个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构建起以农民增收为导向的利益链条,促进农民内生力量的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