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衰退期子样本数据,对模型(5.7)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22—表6.24所示。
表6.22 衰退期样本回归模型汇总表
Tab. 6.22 Summary sheet of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sample in recession
表6.23 衰退期样本方差分析表
Tab. 6.23 Analysis of variance Tab. of the sample in recession
表6.24 衰退期样本回归方程系数表
Tab. 6.24 Coefficients tables of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sample in recession
注:因变量:非效率投资。(www.xing528.com)
从表6.22—表6.24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方程拟合优度调整R2为25.1%,F值为7.516,Sig.值小于0.01,说明回归方程总体成立,表6.24中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在1.5以下,排除变量间存在共线性问题的可能。
在表6.24中可以看到,企业在衰退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没有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两者关系无法得到充分证实,即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衰退期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影响;而衰退期管理者代理行为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308,但也仅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未能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所以可以判断企业在衰退期,非效率投资主要由管理者代理行为所导致,从而验证了本书提出的假设六。
其他变量中,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和股权性质三个变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165,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董事会规模也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但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021;自由现金流和企业规模与非效率投资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19和-0.024。
通过对总样本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分样本数据的回归结果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两个问题:第一,本书提出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动态形成机理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但在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相关性方面仅能通过显著性0.1的检验,均未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验证,结论不够谨慎。这可能是由于模型中存在内生性问题导致模拟结果的偏误,还需要进一步对模型内生性进行检验,以得到稳定的结论。第二,在各样本回归分析结果中,控制变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相关性的方向比较稳定,但与非效率投资相关的显著性并不稳定,即除自由现金流和董事会规模与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性基本稳定外,其他控制变量在某一阶段与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在其他阶段这种相关性就会变得不够显著。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公司治理特征并不一定在生命周期所有阶段都能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影响或起到作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管理者行为不同,企业战略不同,组织特征也不同,势必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产生动态的影响,这也为本书提出治理企业非效率投资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原因存在动态变化,非效率投资的治理途径也应存在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