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投资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都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的,完全理性假设下诞生的经典理论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但这种假设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决策者总会受到自身情绪认知的影响,无论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或多或少存在非理性行为。
20世纪80年代,为了更加准确地探讨决策者心理或行为对金融活动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出现了。该理论针对传统经济学中人的完全“理性”和市场的完全“有效”两个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市场中“人”是“行为人”,不能完全理性也无法完全理性,因为人的行为偏好和心理活动等特征均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导致其决策有效性出现偏差。行为金融理论并没有推翻新古典经济学的全部理论,而是对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做出扩展性研究。200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ahneman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帮助行为金融学在投资研究领域确立了坚实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Simon(1955)是“有限理性”概念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以自身所能达到的理性程度实现的是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理性”应该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决策者在判断和分析问题时,更愿利用自己的直觉而非进行客观思考,这样决策必然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导致人的有限理性。同样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决策者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实现最优决策,这也使得决策者背离了“理性经济人”假设[182]。(www.xing528.com)
行为金融理论按非理性假设主体可分为两种,即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该理论对管理者非理性的解释是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强调管理者将知识、意志、动机、情感、需求等非理性因素融入到了公司投融资等各种财务决策过程中。认为人是主观、复杂且难以预测的研究对象,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因受到心智模式、逻辑思维能力等因素影响很难保持绝对的理性,最终对其决策行为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放宽了“理性人”假设后,影响行为主体的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最为普遍的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表现。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决策者会过分相信自己的内在能力,忽视外在客观因素,高估成功的概率,并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过度自信具体可表现为能力自信和知识自信,管理者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会认为自己掌握更多知识,实际上并非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