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有整理的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就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委托代理冲突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突破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角度阐释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成因,这些文献都丰富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相关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经验。但就目前的文献来看,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和空间。
第一,现有文献对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或在理性人假设下进行,或在非理性假设下进行,涉及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分析范式结合的研究鲜见。李云鹤和李湛(2011)侧重于检验现金流代理假说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解释[173],李云鹤(2014)基于“现金流—成长机会”的框架对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理性与非理性两类范式进行了区分检验,但都没能将管理者代理行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纳入同一模型[174]。现有的文献未能将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有限理性的现实情况下结合,探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综合影响。
第二,现有文献对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更多基于静态分析。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视角研究非效率投资,但仅局限于管理者代理行为在企业生命周期下的动态变化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李云鹤和李湛,2012[95]),而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随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研究未见,基于这种动态变化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研究未见,未能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成因给出动态的解释。(www.xing528.com)
第三,从现有文献可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标的度量方法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识别范围和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相关问题实证研究的发展。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本书依据心理学理论应用首次提出的自利归因度量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度量,将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相结合,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视角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综合动态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