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机融合的基本思考探讨

有机融合的基本思考探讨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是打破专业限制,在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交叉融合的今天,更要突破专业藩篱。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需要深入分析其内涵、要求和学理依据。在英语中,General有全面、普通、广泛、全体、综合、总合、不限于某一部分等义。

有机融合的基本思考探讨

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是打破专业限制,在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交叉融合的今天,更要突破专业藩篱。但是,高职院校的院系和专业藩篱依然存在,即使各高职院校近年来陆续推行专业群建设,但以院系为单位的内部专业整合的痕迹仍然明显,院系对通识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还是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需要深入分析其内涵、要求和学理依据。

1.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作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我国教育学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指出,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

(1)通识教育的定义。通识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博雅教育,以培养“理智的自由人”为目标,其教育对象以上层社会的“有闲阶级”为主,以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音乐“七艺”为教育内容。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教育以及19世纪由纽曼提出、并在欧洲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由教育,都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兴起的通识教育思想的理论源泉。

1828年,耶鲁大学发布了著名的《耶鲁报告》(The Yale Repert of 1828),报告中使用了General Education一词。

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撰文提出,大学应当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帕卡德已经是在通识教育的现代含义上使用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的译法,如果直译应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我国台湾学者将它译为通识教育。

英语中,General有全面、普通、广泛、全体、综合、总合、不限于某一部分等义。从哲学角度理解,General包含着宇宙万事万物,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存在的依据和发展变化的始因。因此,General Education就是教导人对万事万物追根溯源、求真问因的活动。在古汉语中,“通”有通晓、通过、通达、贯通等义。《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通”作“没有堵塞,可以过去”“有路达到”“透彻了解”“普通、一般”“整体、全部”等,“识” 作“了解”“辨别”“学问”“见地”“智慧”等义,是认识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可见,“通”“识”与英语General的含义是相通的,不过,比较西方对General的理解,中国人更赋予“通识”以新的内涵。我国台湾学者认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通识教育”是最为精当的。中国文化将General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到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审美观领域,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学问人生、知识智慧、道德文章、做人做事等完美境界的追求。

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学者们众说纷纭。我国李曼丽等学者搜集了从19世纪初期通识教育一词被提出以来到目前为止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著作,以及著名学者对通识教育内涵的50种左右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定义了通识教育的概念。他们认为,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4]

通识教育之“通”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以何为生”两个领域,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而通识教育之“识”,不仅局限于“知识”之识,除理性知识以外,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责任等在内,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而且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提供深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取向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学术规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人成才和人格养成服务。

(2)通识教育的特点。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而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受益;通识教育既不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也不是为专业教育做补充;通识教言本身是为学生成人成才这个目的服务的。回顾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通识教育可归纳出以下3个特点:

①基础性。即通识教育不是某一专业的纵深教育,也不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而是有重点地提升人的各方面基本素质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性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生目标

②人格性。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围绕人的人格成长展开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正直、宽容的人格。通识教育融入了“人的文化视野与能力、认知头脑、价值与道德观、情感与意志”等内容,这些都是人格中的重要方面,这些方面的状态好了,人格的状态也就好了。

③认识性。通识教育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④文化性。通识教育鼓励学生正确认识文化传统,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形式,能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了解人类文明的精髓与社会生活中的文明规则,有判断是非、自觉反省、表达沟通的理性头脑,有价值的辨别能力与正确的道德准则,有美的情感意趣与坚强意志的修炼及开放、合作、豁达的胸襟,使人的行为习惯乃至气质性格变得有教养,人格变得比较完善通达。

2.专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类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得很远。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阿加德米”学园被公认为是较早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在中国,高等教育起源于殷商时代的“右学”。这些古老的教育形式与现代大学相距甚远,与现代大学有着“血缘”关系的还是11、12世纪产生的中世纪大学。从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办学模式不难看出,大学教育开始带有比较强的专业性。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的。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15]。现代大学就其起源而言已不同于古典意义的大学,它们与行会类似,专业教育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而逐渐从人文教育中分离出来,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天知识剧增的程度与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而且还在加速,因此,大学分学科或专业培养人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1)专业的定义。目前,各重要辞书及教育著作对“专业”的定义各不相同。《教育大辞典》中“专业”译自俄文,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的。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分配等项工作,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按此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现代汉语词典》中“专业”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这里,“专业”指学业门类,其划分依据为科学分工和生产分工。厦门大学编写的《高等教育学》中,“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写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没有出现“专业”一词,对应出现“课程计划”。大学由农学、文科、教育、工学等名目繁多的系或学院组成。学生在某系选择一组课程计划,这一组课程计划内常有些课程要到其他院系去上。也有这种情况,同一种课程计划,由于重点不同,往往在一个以上的系中进行。可以分析得出,“课程计划”与“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内涵相同,也与美国高校中的专业概念相同。卢晓东、陈孝戴在《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一文中对“专业” 定义较为完整科学:专业就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学完所包含的全部课程,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www.xing528.com)

综合以上概念,可以确定“专业”有以下3个特点:

①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载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不同领域。

②专业依托于课程的组织和设计。

③每个专业都有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

(2)专业教育的内涵。专业教育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国际成人与继续教育词典》中,对专业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表述如下:专门面向那些地位比较高的职业而开展的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教育[16]。《美国教育百科全书》中也对专业教育进行了定义:存在那样一些职业,除手工方面的技能之外,还需要专门针对这门职业的学术方面的知识,我们所说的专业教育就是为了满足上述职业的要求而进行的很正式的教育和相关的训练[17]。美国学者索洛姆(Solomon)和悉尼(Sidney)对专业教育概念的表述是:专业教育能够帮助学员获取一些专门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指能够准确判断出某些专门的需要并且能够自主决定采用合适的措施。与此同时,专业教育既是专业理念形成的过程亦是一个学员社会化的过程,以本专业领域的习俗、伦理道德、成员关系和专业内成员所共同认可的行为来教育学员的过程[18]英国学者大卫·沃森(David Watson)对专业教育概念的表述是:专业教育是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胜任力的专业人士的一个过程,还提供就职之后的课程和继续教育以确保已经入职的专业人士在社会变化中保持其专业性[19]

从以上的定义来看,专业教育与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专业教育又跟职业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专业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职业教育,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士、领域专家等高层次的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教育是指为专门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专业教育既包括入职之前的教育,也包括入职之后所进行的继续教育。通过比较正式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专业教育,受教育者获得专业领域相关的理论方面知识和适合实际情况的实践技能,培养出服务理念与客户利益至上的专业伦理。这种专业教育既源自实践,亦基于研究,非常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应用专业知识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技能和批判意识[20]

专业教育常见的目标包括:将知识和基本价值观融合成专业伦理,能够理解核心概念,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实践相关技术,获得进行专业实践所必备的能力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有责任观念的专业人士,通过提高他们对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他们在专业领域里进行持续发展的能力。英国学者彼特(Peter)在《专业教育》一书中对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彼特认为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打造具有胜任力的专业人士,包括:受教育的学生应当有专业伦理观念,深刻领悟完美的实践和服务的重要性;专业教育要教授给学生足以应付现实情况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能够提高已经入职者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教育发展受教育者的批判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

因此,就培养目标而言,专业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标,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强,强调实用和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就教育内容而言,专业知识按系、专业分割,分门别类,专业口径一般很窄。

3.有机融合的学理依据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两部分,它们的性质虽然完全不同,但两者却不能割裂或对立。事实上,教育界之所以对大学应实施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争论不休,就是因为此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共同构成大学教育之目的。基于此,许多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使学生既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更领悟到“为何而生”的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将“有限的目的”(使学生具有谋取生存手段的外在目的)与“无限的目的”(超出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之目的)统一起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是一个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过程,这种影响的目标是使人“更聪明,更富有,更高尚”,其终极目标是使人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马克思在吸收前人的卓越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全面发展学说,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使人类千百年来的一个浪漫主义理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就在于,他在现实生活中考察人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从现实生产方式对人的发展走向健全的局限,看到了全面发展将是个历史进程,而在这个进程中,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决定性的因素。

①人的体力与脑力的协调发展。一个人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体脑分工完全消失,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然而由于严格的社会分工,人的体力与脑力被迫处于长期的分离与对立的局面,理所当然也只能造就出片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体力与脑力的协调发展才是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完整的人被分解为部分,其中一些才能与品质得到了发展,但是其他一些才能却受到抑制和摧残,从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马克思主张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③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个人离不开社会,他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活动的社会现实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协调一致,个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石,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归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的改革尝试,同时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益推动。

(2)科学与哲学之间存在张力作用。从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外在机制看,科学与哲学之间内在地存在着一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如自然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难题,从而促使人们对这一难题不断认识和反思,并加以解决,因而不断获得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而这一过程正是自然科学不断向哲学提出新问题与新挑战的过程,从而推动哲学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哲学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并作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换句话说,哲学对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如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可以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直接的支持,能够提升、丰富或改进科学家的理论思维。科学基础理论中离不开哲学预设,形而上学对于科学来说也并非多余。要进行理论思维,就不得不使用对世界的一般性的观点,使用认识世界一般规律的那些方法,以及那些反映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立足于哲学(人文)与科学之间内在的张力结构,力图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为造成的“一条腿走路”现象,实现人文与科学(或科学与哲学)两条腿走路,不仅重视对“形下”的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更加重视对“形上”的科学哲学的智慧追求,以此来实现培养拔尖人才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