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是指学校各类课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课程的整体组合、排列与优化,具体到某一个专业就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全部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根据作用和功能的不同进行排列组合。在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的体系构建要素中,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体系建设的缘起,应时时把握、全程贯穿。根据体系的建设,构建起高职院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平台机制、保障机制,使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能够得到有力保障。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全面贯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理念,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起点,全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的协同育人体系,是育人全覆盖的基本路径,也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实施落地。
1.全课程协同体系
(1)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协同。任何知识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经过人类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发现而得来的,知识的背后往往就是技能,当知识和技能与人的主观意识相结合的时候,一定会带有价值追求的特征。因此知识、技能和价值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知识会陈旧、能力会落后,而价值却是永远引领着人类的方向。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载体。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课程开展所要达到或呈现的效果。明确了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对课程目标进行准确分类就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明确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维目标,并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传授目标是指学生在课程中所要学习和获得的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等。任何一门课程呈现的基础就是知识,没有知识的课程不能称为课程。知识传授是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对知识的记忆即人脑对学习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教过的内容进行识别和记忆,并在内容再次出现时进行回忆和再认;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知识内在逻辑的联系进行推断、分析、解释等,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能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对知识的应用是指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相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知识在不同情境下合理运用。
能力培养目标是指学生在课程中所掌握的能够解决或完成相关任务的综合素质,包括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能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较为普遍和基础的能力,比如组织、沟通、协调、语言能力等,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或调动这些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所学习专业中培养的特殊技能、方法等。通常能力与知识的掌握和储备有关,但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不能代表其能力也一定高。
价值引领目标是指学生在课程中所感受到的体验性认识以及产生的情感态度,是一种价值判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的底色,课程目标设置也必须为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培养出的人才也必然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课程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依据,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价值引领为核心,知识传授是基础性目标,能力培养是发展性目标,价值引领是旨归性目标,三者相互递进、相互推动。
(2)专业群、专业、课程三级协同。课程是具体的教学科目,是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每一门课程都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维目标为指引,实现课程育人目标。但是,每门课程不是孤立的,各门课程在专业当中的地位、比重、目标各有千秋,共同汇聚支撑了专业设置,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又是根据学科设置和市场需求开设的,既有自身存在的逻辑起点又有相互的交叉和对应。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全课程育人要做到专业群、专业、课程的三级协同,一个学科下各个专业下各门课程是一个整体,从而在系统论的视野下去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高职院校专业是按“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专业下又设置了相关课程。其中,专业处在中间,链接上下,上承专业群,下接课程,最为关键。高职院校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和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这样的角色和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都应将这一根本要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和追求。高职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要求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和课程体系设计着手,实现三维目标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各门课程是辐射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辐射专业下各门课程,同时在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各门课程集聚在一起,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各门课程的内涵与特色,共同指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高职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必须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知识为基、能力为本、价值为核的三维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并据此指导各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开发,实现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观的调适,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各门课程的整体提升。当然,在每门课程设计三维目标及推动实施时,要注意不能“一刀切”,不能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混淆,要保持专业课原有的属性,处理好课程教学中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导向的关系,避免出现专业课程“泛思政化”倾向,尤其是一些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要更加精心仔细地开展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感受和接受度。
(3)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协同。育人要回归教学主渠道,但不能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也负有育人职责。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内容为本,对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进行不同层面的改革创新。思政课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通识课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牢铸理想信念、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专业课重点强化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养成,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价值得到全部发挥,就自然实现了全课程的协同。(www.xing528.com)
2.全过程协同体系
传统意义上,课程教学往往指第一课堂的教学,但其实还远未完成完整的育人任务和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是枯萎的符号,还需要在具体实践和应用中使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也是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教学是第一课堂,实践是第二课堂,网络则成为第三课堂,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必须覆盖学生接受教育的三大阵地,努力实现三类课堂相互支撑。
(1)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第一课堂课程思政目标为统领,将第一课堂的目标贯彻到第二、三课堂当中,实现三类课堂融入式设计。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考虑到课程总目标和课时分目标,每一项目标如何通过第一课堂讲述和第二课堂实践达成,同时如何回应第三课堂网络上的各种声音。第二课堂在开设实践活动时应考虑活动的目的、是否能够将第一课堂的知识融入活动设计中、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否有可行性等,还应注意结合第三课堂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第三课堂则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开设相关自媒体和公众号,用学生喜爱的语言、表情、方式等进行表达,回应好第一、二课堂。这样,课程思政理念不仅仅贯穿在第一课堂主渠道中,还要实现从教室第一课堂到实践第二课堂的映射和迁移,同时要覆盖到网络第三课堂,真正打通第一、二、三课堂阵地,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在第二课堂进行有效的实践,并使学生学会辨别和应对第三课堂的不同声音,也能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中获得的知识、能力与价值去支撑第一课堂中的所学,真正实现全面、立体化的课程思政。
(2)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三类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需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势,以更好地巩固各类课堂教育的成果。在第一课堂中理论教育法是主导,第二课堂中实践教育法是主导,第三课堂中则主要是看教育内容而选择疏导教育法、典型激励法等。理论教育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以及通识课,在第一课堂中往往都是以讲授为主,以学生学习和接受相应理论知识为目的。
理论教育非常重要,人们的行为总是受思想的引导,如果以正确的理论做指导,行为的正确性就大大增加,而以错误的理论为指导,行为往往也很难正确。而人们脑中正确的理论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只能通过外面灌输进去,也就是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被较好地掌握。理论一旦被接受,就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导人们的实践。在运用理论教育方法的时候,要避免“教条式”“满堂灌”的方式,必须做到摆事实、讲道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接受信息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实践教育法与理论教育法相对应,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思想发展的动力。实践教育法可以加深对理论认识的层次,能够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认识能力。在实践教育中,存在着情境体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多种方式。
疏导教育、典型教育、激励教育、感染教育等方式方法穿插在三类课堂中,尤以第三课堂居多。在网络世界,理论灌输难以吸引关注,实践教育没有平台,只能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吸引学生、黏住学生。其中疏导教育是指进行疏通和引导,以民主平等的身份开展,广开言路又能殊途同归;典型教育则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引导学生学习、对照和追赶,主要分为朋辈典型、偶像典型和榜样典型,可接受性和感染性相比疏导教育,大幅提升;激励教育是通过有机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持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并能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感染教育是通过艺术感染、情境感染、情绪感染等方式,让学生在不自觉或无意识的状态下被感染浸润。
(3)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落实课程思政协同的全过程育人,必须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真正做到互联互通。在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时候,要紧紧把握住一个原则,就是从课程出发,落实第一、二、三课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相互迁移和映射。这里要将辅导员、班主任等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二课堂区分开,既不是让课程的第二课堂越俎代庖去完成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是让辅导员、班主任放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主阵地而成为课程教学的附属。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课程为出发点、以授课教师为主导设计三类课堂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主动争取最大限度的资源和平台,使三类课堂的渠道贯通。
3.全员协同体系
每一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教师是教学的骨干力量和课程的授课主体,在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育人意识与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目标能否落实,是打通课程思政全课程和全过程的关键所在。“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教师应自己首先明道、信道,以身示范引领学生。课程思政要求每一门课程教师结合专业与课程内容及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学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心理、生活等实际问题,以深厚的学术素养、优秀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情操影响和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要实现课程思政全面落实,根本上要培育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首先,要加强对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考察和培训。在聘用时对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多维度考察和把握,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组织教师课程思政的岗前培训、定期培训,系统规划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要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渗透,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的研讨、分享活动,教学方法与案例探索,教案撰写与实践教学评比等;还应将教师的课程思政的开展作为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环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多角度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其次,要帮助教师研发课程思政教案。成立由一线教师和思政专家组成的小组,研发课程思政方案,进行教案、大纲编写和思政资源挖掘,建设课程思政的示范精品课;对具有较强育人资源的课程,开发示范精品课,从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展示,建设教学资源库。
积极调动所有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实现协同合力育人,各部门、各教师打破原有壁垒,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做到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协同互联,引导学生思想,就是采取多元的形式,如面对面、网络等方式多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思想和实际困惑,做好引导工作。教师间也应增强联系,交流所带、所授课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掌握更翔实的资料,以利于双方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协同互通,督导学生学业,就是指教师要互相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业,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和成长。协同互动,指导学生人生,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身体力行,为学生的人生做好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规划,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