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探析

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探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的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核心理念,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

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探析

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理论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所有课程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6]

1.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实践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的体现,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7]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是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全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人类产生之后,就开始了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人类的实践中发生着变化,同时实践也改变着人本身。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是由人作为主体构建起来的。实践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各种形态、各类机构以及一切教学、管理和服务活动,都应当自始至终将实践作为本位贯彻其中[8]

首先,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一方面,教育教学内容是已有的实践结果,是人们通过在实践中形成且认为是正确的内容,通过课堂的教学将其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学中、教材中的知识是一种间接的知识,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地验证何谓真理、何谓谬误,何谓正确的价值、何谓错误的价值,因此,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学的目的也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都应坚持实践决定论,不能停留在某个点一成不变,真正尊重真理、追求正确的价值。

其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实践在其本质上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过去在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认为教师是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价值与能力,这种“教师主体”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后来,从“教师主体”发展到“学生主体”,这种观点又放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权。近年来,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强调了在教育活动中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掌握教书育人的主动权,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来建构认知体系,这一过程中,要重视调动学生自己的主体性,发挥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调整自我实现社会化,并完善和发展自己。这种同行同向的课程体系以实践观为基础,将课程的改革从知识本位转化为知识、能力和价值的一体化,将知识、能力学以致用,将价值内化为品格素养。同时,同行同向是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加深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将理论知识结合具体问题分析并运用到实践,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9]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着力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认识论是一体的,实践论是研究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出发点,认识论就是着力点。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主观能动反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目的是实践。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由实践到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再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为人们检验、发展和掌握,才能推动下一步的认识过程,这也是认识运动必然遵循的规律。这样的循环往复过程是贯穿于教育活动中的,学生对课程学习是一种对间接知识的掌握,通过学习他人的实践成果来获得对事物、规律的认识[1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接受价值观的传授、培养与引领,是接受认识输出的过程,是学生接受外来东西的过程,此时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认识还比较浅层,也没有进行实践的验证;将思政课程所学融入和贯彻到通识课、专业课的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思政课程所学,加深对专业的认识,让知与行对接和互动,完成学生知情意行的升华过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追求更高层次的内驱力

(3)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是落脚点。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是人的客观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是一部人们不断追求、创造和享有价值的历史,也是一部人们根据自己价值改造世界的历史。价值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作为个人有其不断激励自己实现全面发展的自我价值,作为社会有其引导和凝聚各方力量的核心价值,作为政党有其为之努力奋斗的政治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认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的价值目标,当然,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探讨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指出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还包括人的体力、人的志向与兴趣、人的道德品质、人的各方面才能、人的自由个性、人的社会关系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11]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知识学习、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会实践、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系统阐释,这些论述都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也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的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核心理念,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强调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真理决定了认识世界的科学性,价值则决定了改造世界的方向性,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专业课程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能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开展对自我、对他人、对外部世界以及相互价值关系的探索,从智力、能力、人际关系等各方面进行提升,满足学生的主体价值需要,从而努力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

2.协同相关理论

协同相关理论是当今各学科、各系统加以运用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在西方协同论、中国古代协同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理论和合力论的指导下,开展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1)西方协同理论。协同理论(Synergy Theory)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所创建的,他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协同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12]。一个系统就是一种环境,在大的系统中,各个小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无序实现有序,维持着大系统的平衡。有序和无序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在一个系统内,如果各个子系统不能相互协同,甚至出现了排斥和否定,那么就会出现无序状态,严重的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相反,如果各个子系统能相互协同、配合,凝聚合力,发挥各自功能,最终激发整体功能,那就是有序的运作。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小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小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目标是使子系统发挥功效,使大系统呈现最佳功能,也就是经常被表述为“1+1>2”。(www.xing528.com)

教育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各个子系统的相互配合,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师、学生、课程、教材、制度、评价等都是关涉是否能够协同的子系统。以协同理论来研究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就是要协同好各要素以及相互关系,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关系,协调课程中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的关系,协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协调教师、辅导员、学生的关系,协调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的关系,协调整个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使这些子系统实现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形成各子系统同步、协调并优化的效果,避免各子系统脱节、割裂等问题,实现各类课程思政功能的最大化。

(2)中国协同思想。协同理论虽是当代西方提出的理论,但其实协同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内涵也十分丰富。《汉语大辞典》中,“协”字有调和、调整、帮助、辅助、和洽等含义;东汉许慎在《说文》中提出“协,众之同和也”,这里的协是和睦、融洽的意思;《国语·周语》提到“纪农协功”的意思是共同;《礼记·孔子闲居》中“协此四国” 是指调整和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非常多关于协同、各元素相互配合和制约的表达。例如阴阳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但阴阳两面又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一个事物要协调发展必须保证阴阳两者的协调,不能阴盛阳衰或者阳盛阴衰。老子道德经中将宇宙生成也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的就是宇宙生成与万物之间蕴含的关系[13]

中国古代关于协同的思想渗透着中国哲学的智慧,阐述着自古以来有序、完善的和谐思想,追求着万事万物的平衡。在教育系统中,家、校、社会三者联动、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的统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系构建等无一不是对协同的最好表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主导,通过教学手段、方法将教学内容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并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是主体,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其吸收,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从协同的视角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例如,部分专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课程是进行知识传授的载体,应该保持价值中立,这使得各类课程思政的内容各自为营、协同不够,途径难以渗透,难以达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各类课堂阵营分裂、壁垒分明,无法实现有效协同。

(3)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观指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说过:“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种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和其他事物相联系;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有联系,还指事物内部的不同要素也相互联系,同时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的多样性是说事物的联系并不相同,丰富多样;联系的条件性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发生改变,人们可以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创造积极的条件改变事物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理论就是一种协同的理念,要求坚持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考虑课程的协同,还应考虑到课程思政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如果单纯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要素开展课程思政而忽视其他类型课程,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衡;如果单纯只强调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专业教师,就会妨碍整体育人功能的发挥;如果单纯只强调第一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第二、第三课堂,就会影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效果的实现。因此,应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用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目光探寻高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这一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机理,做到通观全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使高职课程思政真正做到协同育人。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自人类有了思想,就有了教育,有了阶级社会,就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阶级社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只不过称呼不同,理论内容、时代内容不同而已。

中国古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念表现为外在的教化和内在的修养两大方面。在外在教化方面,中国古人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言传身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法,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要善于抓住“愤”和“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循循善诱,启发受教育者举一反三,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非常强调言传身教,要求教师以身垂范,给受教育者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强调润物无声,强调循循善诱,这些理念在今天尚有其现实价值,都是高职院校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的重要方法,吸取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精华是开展高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教育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1866年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一信中指出,“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恩格斯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中对大学生提出了希望:“希望你们的努力将获得成功,能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从他们的行列中应该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它的使命是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这些宝贵经验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些理念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同样也适用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对陕北公学的同学们提出“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制定了“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总体目标。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他将“全面发展”具体化为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的发展,特别强调要“培养高尚的人”,主张“三育并重,德育为先”。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变化了的社会环境,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在1985年全国科技会议上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有理想”就是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种理想是共产党人无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源,是学生报效祖国、时刻保持自身向上的动力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表达了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希望青年们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在学校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毕业后挑起现代化建设的重担打好基础,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在哲学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观点为基,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指导思想,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端正了所行方向,道出了可行路径。

4.合作教育理论

合作教育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创合作教育,20世纪60年代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成为比较普遍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教育强调不仅教授学生职业技能,也让学生学会生存,即学会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这三部分基础,同时掌握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合作教育的本质就是寻求人才培养与现实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社会对人才要求之间的平衡,目标就是培养既有知识又有能力,而且在道德、人际、人格等各方面都较为优秀的专门人才。

在中国,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是“知行合一”,明朝王守仁最早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为认识事物的道理和践行其事本就是一件事,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以此为信念,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提出的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等理论也是强调学生不仅仅要知道理论知识,还要进行践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三维目标在第一课堂的一体化,还努力将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从第一课堂迁移到第二和第三课堂。课堂是各门课程实施的阵地和渠道,传统意义上讲,教学是第一课堂,实践是第二课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则成为第三课堂。当下高职三类课堂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相贯通、互相支撑。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以合作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第一课堂学生所学设计第二和第三课堂的活动,用知识—能力—价值这根线串起知与行,将课程思政一步步从上到下落实、落细、落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