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预期结果,为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确定发展方向,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培养方案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静态的培养措施和培养计划,它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规划和计划,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尽相同。办学模式是办学主体、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办学指导思想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关于知识、能力与素质传导与组合的方式。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子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过程表现。

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定义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专业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总称和集合体。

2.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探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模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模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的必要条件,对准确选择、设计或施行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系统性。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断地作用于模式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从而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貌。离开模式的系统性,就无法把握模式,难以建构起模式。

(2)稳定性。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模块所构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框架是稳定的。稳定是形成模式的基础,模式一旦建立就不容随意改变,不仅适用于某届或某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甚至适用于多届和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时会得到广泛推广,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日本的“企业本位”模式等,都是由于其稳定性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而得到广泛认同[6]

(3)示范性。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建构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对高职专业人才规律长期探索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一旦形成就具有示范性作用,可供人们仿效,甚至照搬去做,从而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7]。这种示范性作用,对形成办学特色以及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时代性。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作为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高职院校更不例外,在探索和构建模式过程中不但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要不断赋予其以新的内涵[8]。同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地把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保证人才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5)多样性。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为前提的。多样化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9]。而要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则需要依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没有哪一种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全适用于所有院校和所有专业。因此,必须根据各自学校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选择、探索和构建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6)实践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源于人才培养实践,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理论上的设计,而应与用人单位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总结自己和别人的实践经验,努力探索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培养模式。实践是模式形成的基础,只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推广价值。

3.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构成

由上述定义可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要素。

(1)教育理念。理念是相对于物质和制度而言的意识层面的形而上的东西,是为人类所独有的精神特征,可视为对某种理论、观念和意识的统称[10]。从宏观上讲,理念可以是人类的世界观,是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是人们对外在和内在世界的理解;在微观层面上,理念也可以是人们对某一具体现象、行为和结果的评价和选择,是人类采取某种行动背后的理性思考。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领域内的各个运行要素(如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制度和现象的理解、看法、观点和价值选择的总称,不是教育行为、运行要素和教育制度等概念本身,而是隐藏于行为、制度和想象背后的看法、观念以及价值追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11],是任何教育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是教育理念的表现。

(2)培养目标。“目标”属于哲学范畴,是指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借助于观念、理念、意识等中介形式,在行为活动之前预先设定的行为目的或结果。人的每项活动,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自觉的目的驱使和支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们在活动前于头脑中对人才培养活动结果的一种预见和构想[12]。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13]。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预期结果,为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确定发展方向,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

(3)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对人才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培养措施两个方面。培养方案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静态的培养措施和培养计划,它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规划和计划,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培养措施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采取一系列途径、方法、手段的总称,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落实,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不同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措施及具体的操作要求。

(四)培养制度。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的行为模式,是行为得以延续和再次发生的根本[14]。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行为得以稳定存在并受到尊重和不断再次发生的行为模式,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延续的根本。人才培养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和延续,原因就在于相关制度的存在,培养制度的存在使得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制度化了的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形成和存在。模式是指能够稳定存在、持续发挥功效并且能够重复的行为方式,其形成都需要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

(5)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的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策略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以保障培养目标的落实、完成[15]。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和评判人才培养活动成败优劣的环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评价能衡量和判断人才培养活动是否成功,也有效地监控人才培养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行为,从而保证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按照预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同时,也正是通过人才培养评价来发现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不足,及时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