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教育很多理论研究源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也是如此。随后,一些实践工作者讨论了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没有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职院校的整个管理层面。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教育实践界、教育行政部门都没有讨论和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很多理论研究源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也是如此。

高等教育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见于文育林提出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随后,一些实践工作者讨论了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没有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由于教育实践的需要,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界定其内涵。刘明浚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2]。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是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定义人才培养模式[3]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曾冬梅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4]。叶志明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组合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5]。曾令奇在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归纳了几种定义:一是指使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教育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近似某一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目的的功能系统;二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指导下,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途径及培养条件和环境的系统组合;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描述,但是内涵仍然不清,有些类似办学模式,有些类似教学模式。(www.xing528.com)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职院校的整个管理层面。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涉及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不包括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等管理活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固定的组织样式,而是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是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涉及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以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模式、技能教育模式,也可以是各学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还可以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本书主要探讨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