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教融合改革缓慢的原因分析

产教融合改革缓慢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政府层面: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政府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产教融合改革缓慢的原因分析

1.政府层面: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

政府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产业和教育作为人才需求与供给的两方,从长远看,通过产教融合整合双方优势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但由于产业属于生产性、营利性行业,教育属于消费性、公益性行业,二者利益诉求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出面来主导和推进产教融合。当前,我国政府在产教融合法律法规制定、管理体制构建、约束及监督机制保障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因此在主导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首先,我国政府没有出台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制性法律法规,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指出“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37],这里使用“应当”而不是“必须”字样,强制性和约束性不足,难以为产教融合提供制度化保障;其次,由于我国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上级管理部门,体制机制运行方式也不同[38],受制于这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已有政策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激励性、约束性和问责性十分有限,导致产教融合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最后,政府作为政策的实施机构,缺乏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及监督机制,产教融合各主体权、责、利得不到有效约束和保护,导致各方独善其身,形式主义盛行,产教融合政策落实困难,执行起来举步维艰,后续力不足,产教融合处于无序化和表面化的状况。

2.院校层面: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缺乏产教融合吸引力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或制约瓶颈,究其深层原因,学校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对企业发展促进作用不强是关键性制约因素。首先,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2018年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55、-9.05、11.6,表明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严重。其次,教学改革深度不够。一方面,现有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足,缺乏对产业升级转型的引领创新;另一方面,课程结构设置传统,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相差较大,实训设备落后,实践课程欠缺,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再次,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技术力量不强。当前,高职院校真正具备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不具备与行业企业对接的基础。最后,技术研发服务能力有限。高职院校研发团队普遍缺乏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诉求、困境、成因及路径,服务于企业工艺流程再造、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的能力较弱,诱发企业与之合作的吸引力不强,这使学校推进产教融合进程缓慢。(www.xing528.com)

3.企业层面:利益驱动不足,参与产教融合动力不足

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增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地位,鼓励企业通过合作、合资以及独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改革中。当前,由于利益驱动不足,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并不高,使得企业在合作中的主体作用缺失。首先,我国体力依赖为主而非技能依赖为主的企业大量存在,它们更多关注的是当前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程序的稳定化,未能看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效益,导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识淡薄。其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短期收效甚微。在落实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在短时间内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金、设备和场地,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上更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一般周期长、见效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高职院校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往往追求短期利益,为了保障自身生产秩序、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加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