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依然处于“点上形势喜人,面上依然落后”的局面,很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仍面临诸多困境。
1.办学体制: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的主要目标。企业主体地位的发挥,在确保教学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为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许多高职院校纷纷成立董事会、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但这类机构的设置大多处于模糊状态,或为评估、或为验收而建,并未形成制度上的保障[27]。总体来看,目前在学校治理方面,企业话语权缺失,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不深。根据2019年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质量年报数据,当前产教融合的主要衡量指标有产学合作企业数、订单培养数、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数及毕业生数、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数、教材数、兼职教师数等(如表2-1所示)。以某省为例,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状况数据的变化趋势看,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逐年提高。然而,认真分析发现,在上述指标体系中缺少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资金设备投入及校企共同解决技术、工艺难题等反映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贡献性指标[28],说明当前企业参与办学程度不深,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并不突出。
表2-1 某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2.育人机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保障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为推进产教资源整合,高职院校不断健全教育与产业的联动机制。一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二是引企入校,建立产业学院;三是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产学职教联盟;四是探索现代学徒制。截至目前,国家层面组建了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成15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院校[29],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协同育人的格局。
总的来看,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并不健全,导致产教融合未能在深层次开展。有关调查显示,相当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靠“人情维系”,而不是“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合而不深”的尴尬局面广泛存在。一是制度保障机制不足。尽管国家政策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些政策大多属于倡导和鼓励性的行政条文,并不具备法律层面上的强制性和约束性,执行起来力度不大[30],校企协同育人缺乏刚性保障。二是育人动力机制不足。虽然劳动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条文涉及一些校企合作的相关表述,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不健全,激励性、约束性的配套政策不足,导致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育人动力发挥不足。三是校企协同育人沟通机制不畅,校企之间的沟通大多停留在自为自发、随意无序的状态,学校无法及时掌握行业企业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课程体系更新、专业设置调整缓慢,实际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3.人才供求: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失衡(www.xing528.com)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之相适应。传统产业的淘汰或转型、新兴产业的兴起必然带来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需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做出相应调整。近年来,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纷纷调整优化专业布局。《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面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点数达到13 000个,较2017年增加1 000多个[31],增幅明显。
尽管通过整合原有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开发新兴专业,高职院校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人才供给,但与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新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不适应,如会计、财务等与传统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紧缺,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调不一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专科分专业大类学生数显示,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涉及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6.05万人,涉及第二产业的资源环境与安全、土建、水利、装备、生物化工、轻工、食品药品等8个专业大类毕业生99.15万人,涉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财经、旅游、艺术、公共管理等11个专业大类毕业生366.47万人[32];三大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为1.65∶27.05∶71.3,与同期全国三次产业比重4.2∶36.1∶59.7[33]相比,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55、-9.05、11.6(如表2-2所示),说明当前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较大结构性矛盾。
表2-2 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的偏离度
4.服务贡献: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不高
高职院校具有与地方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天然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理应更多地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支持,充当行业、企业应用技术研发的“孵化器”和成果转化的“试验田”[34]。从实践来看,在2018年全国“服务贡献50强”院校中,横向技术服务、纵向科研服务和面向社会成员的培训到款额3项指标,中位数分别比2017年增长了110%、26%和22%[35]。在广东省,高职教育横向技术服务、技术交易收入、社会培训等指标数据在逐年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表2-3所示),说明近年来高职教育更加重视拓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对接企业需求,提升对产业的服务贡献度。
从全国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额看,无论是纵向的政府购买服务还是横向的社会委托服务,不到100万元的院校占75%;10万元以下的院校占50%;其中,横向和纵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0的院校分别占40%和20%[36]。从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及社会培训的相关核心指标来看,企业技术研发服务和核心人员培训的高层次、紧密型合作也很少涉及。整体而言,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依然不高。
表2-3 某省高职院校服务贡献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