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归类变更对盈余管理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归类变更对盈余管理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延伸至更为隐蔽的归类变更,考察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对企业获得长期借款的促进作用受到企业政治关联及地区金融业市场化水平的影响。

归类变更对盈余管理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截至2016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人民币贷款占比76.7%,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股票合计融资占比24.0%。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会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而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银行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判断能力尤为重要。基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低(Sengupta,1998)、盈余管理程度较高(Francis et al.,2005;Bharath et al.,2008)、会计稳健性较低(Beatty et al.,2002;Zhang,2008)以及财务报告有重述(Graham et al.,2008)的企业,银行会采取提高借款利率、调整期限结构、提高担保要求和限制条款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这表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具有识别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定能力。国内已有学者研究了盈余管理对信贷融资的影响,部分学者发现,应计盈余管理掩盖了公司真实业绩,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陆正飞等,2008),银行无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中包含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导致这些企业信贷规模扩大(马永强等,2014;周德友,2015),信贷融资成本降低(周德友,2015)。马永强等(2014)将盈余管理的方式拓展至真实盈余管理,并发现了上市公司同时使用这两种盈余管理以增加信贷规模的证据。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银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越高,银行借款需要担保的比例越高(刘浩等,2010;刘文军和曲晓辉,2014;周德友,2015)。对于我国银行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既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延伸至更为隐蔽的归类变更,考察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本章分析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影响信贷资源配置的机理,归类变更的隐蔽性再加上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干预削弱了银行的监督效应,以提高核心利润为目的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会误导银行基于企业核心盈余考量的长期贷款决策。使用2007—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与企业的新增长期借款正相关。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对企业获得长期借款的促进作用受到企业政治关联及地区金融业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对于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能够增加长期银行借款。而金融业市场化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化的推进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对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化也伴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对银行的监督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与既有研究相比,本章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将盈余管理与信贷资源配置的研究首次拓展至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检验了银行对其识别的能力,得出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会导致银行长期借款资源错配的结论;第二,已有文献主要基于产权性质、企业家参政角度考察政治关联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本章把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程度作为政企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丰富了对于政治关联的解读;第三,发现金融业市场化对银行的监督效力并非仅存在单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推进下银行业竞争加剧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拓展了市场化异质性分析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