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贡献的不可持续性,加之过去大量公司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使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诚然,相比净利润指标,这一指标更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但是扣非后利润指标的可信度也是有限的。本章发现了两种操控扣非后净利润的路径。其一为基本方式,企业可以进行收入和费用(损失)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将非经常性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归入营业收入,或者将经常性费用归入营业外支出,从而虚增其核心利润;其二为特殊方式,在披露非经常性损益表时,企业也会选择性隐瞒,少披露非经常性收益而对非经常性损失予以充分披露,以增加扣非后净利润。企业的归类变更行为极大地违背了证监会要求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初衷,也误导了投资者对企业真实绩效的判断。
由于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存在,扣非后净利润这一指标事实上也被企业操纵了,这导致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监管政策并没有较好地发挥原本应有的作用,企业依然可以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并通过归类变更方式将非经常性损益隐藏起来,以达到监管利润要求。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存在值得监管部门关注,并积极采取对策加强对这一行为的监管。建议采用核心利润指标替代扣非后净利润监管与评价企业,至少可以减少非经常性损益表归类变更带来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识别与治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以2007—2015年我国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进行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中发现了现金流归类变更存在的证据。企业能够在现金流量表三类项目之间进行分类转移,将经营现金流出转移到投资、筹资现金流出,或将投资、筹资现金流入计入经营现金流入,从而虚增经营现金净流量。企业的现金流归类变更行为违背了准确披露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准则要求,误导了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真实业绩的判断。现金流归类变更与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之间的“共谋”和互补效应则进一步加大了外部监督者的识别难度。如何加强针对现金流归类变更行为的监管,值得进一步探索。
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亏损公司及净利润相对上年未实现增长的公司中发现了R&D归类变更操纵存在的证据。企业会在生产成本和R&D投入之间进行归类变更,将生产成本转移到R&D投入,而已经进行过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美化”核心利润的上市公司,进行R&D归类变更的动机不强。这也可以解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空间小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进行R&D归类变更,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与R&D归类变更存在替代效应。(www.xing528.com)
[1]2018年起利润表已经单列为研发费用。
[2]将未达到盈余业绩目标定义为企业当年度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利润与前一年度相比,没有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